魏晋南北朝之际,北方有三个少数民族政权一度统一了北方,他们分别是后赵的石勒、前秦的苻坚和北魏的拓跋珪。其中北魏属于积小流而成江河,在其统一北方时,其建国史可追溯百年,正式称帝也有50多年,且在创始者身后,皇祚绵延上百年。而后赵的石勒、前秦的苻坚则是明显的兴快而亡亦快,在很短时间内统一了北方,又因为创始者的去世,在很短时间内帝国崩析。仔细对照后赵的石勒、前秦的苻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一是都求贤若渴,也都找到了一个好谋士,石勒有张宾而苻坚有王猛,定国安邦大计多出于其手。
二是运气都不佳,找到的好谋士离世都太早,石勒自张宾离世,明显昏庸起来;苻坚在王猛离世8年之际,有淝水之败,再过两年身死国灭。后人设想,假使王猛离世能晚10年,则中国历史可能要改写。张宾一去世,石勒就自叹,是上天不让他统一天下。
三是同为少数民族,都很注重学习,马上得天下,儒家治天下,北方都在其统治时期迎来了一个乱世难得的小太平。
四是文治武功都很了得,是难得的英主,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既能广泛听取谋臣意见,又能乾坤独断。如石勒听从张宾建议,进行了艰苦的北归长征。苻坚能在攻灭前燕之战上独排众议,一战而成。
五是都有相同的历史遗恨,即最终都没有统一中国,反而国亡族灭。石勒遗恨的原因在于,老年有所残暴,后世所托非人,收养的石虎篡权夺位并残忍地屠杀石勒家庭,而石虎最终因残暴再被冉闵攻灭,并酿成历史上最可怕的民族大屠杀,一时间胡人被杀的以几十万计。苻坚则是过于心慈手软,敌人一个个舍不得杀掉还委以重任,最终都成了前秦帝国的掘墓人,淝水之败后纷纷拥兵复国自立,苻坚也被忘恩负义的姚苌绞杀。而且,王猛去世之后,苻坚明显放松了对自己的管束,对自己的实力过于高视,在南征明显不顺的情况下,听不进劝谏,还要倾国而出,发动谋士几乎一致反对的伐晋战争,失败在战前其实已经显露。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