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居士,参悟禅宗《五灯会元》一书,花了很大的心血才把其中的公案大部分参透,只剩二到三个公案尚未参透,自觉进步很大,就写了一封信给印光大师,希望获得大师的认可和赞许,结果印光大师回信说:如果你还有一个公案没参透,你就全部没参透,如果你参透其中任何一个公案,你就全部都参透,不可能剩下二到三个公案尚未参透。
从以上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修道不是零分就是一百分。有人虽然理论懂很多,但就道行而论,仍然只是零分,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慧能大师说的'文字禅'、'知解宗徒',就是指这些人了。
理论可以局部懂局部不懂,那些专有名词也可以不用学,我就从不懂什么词。对于入道而言,只要没开悟,就是零分。那么多知识分子对各种文化典籍的研究,有很多都是一种虚幻的敷衍和臆测泡沫成份,从修炼来说,很多易学家,道学家,历史学家的理论都接近满分,但就入道而言,绝大多数都是零分。因为他们有很多意淫的成份,妄想的成份。有人说毛泽东伟大,现在也有人说蒋介石是伟大的,目的都是在于标新立异,扬名立万,所以才力求'语不惊人死不休'。
有人说,中国现在遍地是理论过剩、常识匮乏的伪道学。再好的社会文化需求,遇到的都是官方学者来传播的'知识'。这些满口理论的'砖家'叫兽',在得道者眼里,只是涉世未深的小孩而已,就像道德经所说:圣人皆孩之。
讲禅者,没有清澈的禅修经验,传递的是死禅;
讲道者不修道,体悟到的皆为模糊的惑理;
言《易》者不知'以虚致实'和'悬象示义',说的都是假惺惺的传统;
' '
所谓大师,就是学术的灵魂。而中国没有大师,人们学到的充其量只有一些理论知识,很难看到的一种基本的洞见,更遑论看到任何鲜活的智慧了'
修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不是看几本经书,念几声佛号就能体悟大道的。 做学问就要有实践的精神,纸上谈兵,是绝对不可的。特别是修行,更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问。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