悫悫小书斋:读岩波《开锁》笔记-《开锁》书评

悫悫小书斋:读岩波《开锁》笔记

许胜勤

近期,用了最短的时间拜读过作家岩波先生的又一部力作《开锁》。出于对著作的欣赏和对作家的敬佩,由衷地留下'这一个读者的笔记'。

故事梗概
《开锁》,写的是处于企业转制阶段的牛奔锁厂为了提高产品乃至企业知名度,以一百八十万人民币(房)悬赏开锁者的故事。随之的就是开锁者纷至沓来。不同的'打擂者'来的目的各有不同。中学体育教师马二楞是为了钱,一百八十万人民币的有形载体的房子。本科毕业生池鑫是为了找寻用武之地的工作单位。'宵律'刘刘则是为入门入户盗窃畅通无阻寻求技术。残疾人刘玲,应该是谋生的因素更多吧吧。起初有一些能工巧匠参与开锁,都是无功而返。后面就是围绕'开锁'技术问题情节的铺垫,接着是围绕窥探造锁技术展开的故事,故事情节的延伸发展有的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有的令人始料不及,还有的惊心动魄,大有鱼死网破之势。

民营企业弹簧厂应该与锁厂属于同一个职业群,厂长孙大生为了企业生存、提高竞争能力精纳人才,工科本科生池鑫应聘上任。

市场经济双向选择,开锁需要技术,致使锁具行业拜师、收徒顿时红火。探窥开锁技术和造锁设计、工艺也伴以被青睐,在这个特定条件下的小舞台上,相关的人物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牛奔迷信,从谐音'赔'望字生意将技术科长'裴金森'辞退,就注定了他在锁行业竞争中的特殊表演和企业的前景。他的巨额悬赏,笔者理解,是为他的产品进入市场大造声势的。

'开锁不易',正如小说中的一个题目。可是由开锁悬赏引发的社会舆论、相关之人的行为以及所体现的体制问题、管理机制问题、用人问题等等,都是与社会问题相关联的,运作协调和谐更不容易。修锁匠办开锁培训班,拜师者趋之若鹜,'宵律'入室偷窃又涉足珠宝行业及其婚姻问题,企业家的私生活,市场竞争中的各种行为等,作家都给以最佳的排列组合并给与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归宿。

牛奔锁厂与弹簧厂(大生锁厂)的竞争,一方面在技术上,一方面在人才上。他们的竞争如同田径场上的比赛,前后交替,此消彼长。有的扮演了'哪营胜了往哪营跑'的角色,有的不断看风使舵,有的以'关系'见长,有的以智慧取胜。竞争的最后还是'悬赏',只不过悬赏的筹码发生了变化,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优势,以'钱'斗的形式改为'文'斗,孰胜孰败拭目以待。只是困惑了老百姓,造锁开锁这一对矛盾,喜乎,悲乎。

人物性格鲜明且追溯性格形成渊源
书中几位主要人物都个性鲜明,性格与思维方式决定处世哲学,决定处事的是非成败。作家在塑造这些人物的同时,不只是表现其性格,还注重从人物的人生经历交代及其性格形成的渊源,是人物有血有肉、立体起来。容易使读者引起共鸣,仿佛身历其境之中。
试举几例。
锁厂一把手牛奔是子承父业,凭借老子的关系而取得这个社会位置,后来又不听取老子的意见建议,一眛地认定钱能通天,巨额的悬赏,假大空的表面文章,使得本来就体制存在弊端、管理不善的国有企业面临危机,异军突起的乡镇民营企业(弹簧厂)成了它的竞争对手。人家高薪招聘人才,他那里迷信作祟辞退精英,导致人才队伍、竞争能力此消彼长;人家研发新产品,他那里技术信息外流;人家依靠实力提高竞争能力,他那里指望一些不太磊落的'关系'(包括边缘性的色情)求生存发展。注定他的企业要走下坡路。

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竞争的潜规则。
作家围绕开锁、研发锁、造锁的具体事件,书写反映了在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中的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关职业群的应运而生(如钱大忠的培训),新行业的法律制度规范,技术科长周良才把造锁的关键技术泄露给已经被辞退的裴金森,裴明里暗里'服务于'国有企业锁厂与民营企业弹簧厂两个企业之间,使竞争的双方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靓着对方对自己一方有益的因素而选择对策。

读到这些,笔者不由自主地联想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发展史,也是有与合作伙伴分分合合的经历,以投资名义探究竞争对方实力、秘密,以联姻方式拉近关系加强合作等,都是竞争的手段。抛开社会制度不说,这些措施在企业界、商界都具有共性。

还有其中金融行业的角色马小翠,后来调入金融行业的乔杉杉,都是与当事集团(人)的利益有关,她们的贷款重点取向,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企业效益。

岩波先生在企业做过管理工作,在哲学领域有研究功底,这样的写作创意和成果也便具有水到渠成的必然性。尤其是对市场竞争机制的科学阐述,'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千古铁律;研究和吸收对手营养从而超过对手,正是市场经济中很常见的现象;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要闯出一番新天地,正是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p87】奠定了《开锁》的基调,展现了作家的责任感和作品的科学性、前瞻性。

作家对锁具技术的精通,使读者感到读书的同时仿佛置身其中
小说不是教科书,选择某个领域为创作背景,未必对这个领域的学问、技术都精通,好比一位记者,各行各业他都要涉猎熟悉才能报道,不可能对所报道的领域都成为行家里手,作家依然。岩波先生不然,他对锁具的结构原理发明创新等技术问题了如指掌,对锁具的市场取向一目了然,对造锁和开锁知识技能都掌握十之八九,对企业管理更是轻车熟路。如果让他从事锁具的哪一项工作,他就是相关的哪一个人物角色。开个玩笑,如果他涉足'宵律',那么就会是刘刘。
他对与小说相关的具体环境,如家庭、社区、派出所、银行等地域、人群,也都书写的入情入理入木三分,竞争与合作、伤害与人性、自律与出轨、市场与法规等,都写的既符合现实又高于现实,既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所以作品具有可读性,吸引读者。

企业改制的探讨与观点
在著作中,作家着意涉及到企业改制的问题,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运行管理更利于国计民生的问题,这是作家的立意,通过《开锁》这把钥匙,开启企业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进行改革的钥匙。笔者苦于笔力不够,只好提及一笔,请有识之士点评。

读者启示录
1、在企业做事是硬功夫,商海需要真本事,如果决策脱离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无法良性运行下去。
中学体育教师马二楞属于'房奴'一族,实指望开锁成功安居乐业,没料到开锁时间超过零点零一秒而被取消,导致中风,面临失去教师职业的危机。以后又拜师学艺孤注一掷,以求再次成功,又再次败下阵来成为牺牲品。
2、要想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要靠智慧、劳动,一步一个台阶,不可幻想发大财,特别是飞来之财。正如演员魏积安演的小品其中的台词,大意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旦掉下一个大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
刘刘,是一个由纯真少年一步一步走进、成为'宵律'的可怜、可悲、可叹之人。事物的出现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刘刘成为宵律,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少年不知愁滋味犯了错,老师的处理方式伤害了他,他产生了报复心理,当将报复心理付诸行动的时候便触犯了法律而遭受牢狱之灾,就决定了他的人生之路不同常人。以后一把铁锁在他手里如同儿童玩具,入室、入银行盗窃如出入无人之境,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娶三个老婆生三个孩子,这是对老婆孩子不负责任,最后落得个谁酿的酒谁喝。
3、教师的作用重大。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一句话可能会成就一个人,也可能会毁掉一个人,在刘刘身上应验的是后者。可是反过来理解,羞辱与挫折对一些人可能是通往光明大道的动力,对另一些人可能是走进死胡同自我毁灭的催化剂。刘刘实践了后者,成了另一种类型的即使受害者,又是牺牲品。
还有一些主要人物,如池鑫、裴金森、周良才、钱大忠、孙大生等的性格特点及其行为,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这一个',就在我们跟前。他们的结局,有的应验了老百姓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或者'种瓜得豆'之说。有的应验了'善恶相报'之说。整体是适应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得到褒奖弘扬。
作家笔下的主要人物个性各异,并且与职业性质有关联,真的别具匠心。

读者群
小说一般都有相对吸引的读者群,《开锁》亦然。所不同的是,《开锁》的读者群要更广泛一些,这也许是作家的独具匠心。拜读《开锁》,热爱文学的读者可以欣赏世界千姿百态,企业人士能够获取间接经验,政府官员可以借鉴得失,求职者可以获取点石成金的艺术,即便是'宵律'一族,也会成为他的镜子,引起警觉。由此推理,《开锁》投放于社会的途径相对较多,被社会接受认可的机会也多,社会效益的提升概率也大。那就实现了作家的预期目标。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上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书评家徐鲁有关中外童书的序跋与导读文章的精选集。全书共分四辑,辑一是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各类原创童书写的序跋与导读;辑二是为一..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如果说好的书籍能给我们打开通往知识、智慧和美的大门;那么好的书评就会给我们打开通往这些书籍的大门。朱自清先生对书评的写作是很好重视的,他的书评如同他绝大多数的散文真实自然又老实严谨不乏风趣。通过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