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集体企业产权结构变革-《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对中国乡村制度变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书评

  从乡镇集体企业产权结构变革的过程本身来看,其基本特征是乡镇政府退出对企业资产的控制,使原来的集体企业转变成私有企业。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是地方政府中主管乡镇集体企业的机构的衰落。在一些乡镇,这类机构人员规模在改制基本完成后遂被缩减,直至机构被取消。然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伴随乡镇集体企业改制而出现私有企业蓬勃发展的局面下,政府又在积极推动企业主们组织商会,并派员在商会中担任领导,表现出一种积极向私有企业渗透的姿态。



为您推荐

《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增订本)》内容简介|作

内容简介本书以江苏省吴地(苏州、常熟)的民间琴社——“今虞琴社”、“吴门琴社”为具体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直至2002年古琴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止。结合整个宏观的历史政治、经济、文..

《镜中乡土与乡民-1949年以来的中国乡村电音研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从中国乡村电影的历史变迁、叙事模式、人物谱系和文化意蕴四个角度展开系统研究。中国乡村电影创作在萌芽时期即出现了伦理乡村、社会乡村、双面乡..

《腔里拉魂-从拉魂腔到柳琴戏的传承与变迁》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柳琴戏——脱胎于清代中叶出现的拉魂腔,20世纪50年代具有了官方文化体系下的“剧种”身份认同,今天已成长为活跃在鲁南、苏北交界区域并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地方性大剧种。本文借用“拉魂腔”名称中特有的时代性因..

《中国传叙文学之变迁》内容简介|作者

《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主要围绕对90年代以来乡村叙事“新变”的认识,侧重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家心理及..

《八月的乡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作品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

《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一位在南方山村长大的70后,当他用稚嫩的眼开始看世界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在目睹中国乡村一百年来*巨大的变化:  知青回城、人民公社的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的回归、琼瑶小说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