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己的“羊的门”——读李佩甫《羊的门》-《羊的门》书评
老书新读,往往有意外的收获。比如李佩甫《羊的门》,在上世纪末红火一时的时候,我只闻其声,并没有接触。到今天,似乎多数的人已经淡忘,而我却被'共和国作家文库'的目录勾起回忆,在小说出版十几年后第一次阅读。而这第一次阅读,就有新的发现,因为我感觉,这完全不是所谓的官场小说,通过一个四十年不倒的村掌舵人和一个在官场沉浮的年轻人,揭示着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在某种程度上,这甚至不是小说,而是对国民性的批判。
因为是一个怪诞的小说名,作者于是在一开篇进行了解释,引用了《圣经'新约全书》的一段话,'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盗贼来,无非要偷盗、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不仅如此,作者从对中原人性的剖析和草名的叙述中,已经隐喻了为什么要说'羊的门',因为中原的人像绵羊一样软,像草一样卑贱,但却一直生生不息。然而,小说的讲述,始终只解读了'羊的门'是如何诞生的,却没有讲'羊的门'一旦失去,以后该怎么办,留下无穷的思索。
正如鲁迅所言,中国人跪久了,不知怎样站起来,在传统的时代,普通的老百姓是需要'羊的门'的。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呼家堡的掌舵人呼天成正是在这样的人性背景下产生的,并逐渐由人演化为神,成为呼家堡事业的主心骨,也成为呼家堡人心的主心骨。也正是因为呼天成神一样的号召力,集合起了呼家堡人的智慧和力量,使呼家堡的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羊的门'的产生,虽然可以让'站不起来'的人们搀扶着站起来,也不必费心的独立思考,更不必茫然的自我拼搏;然而,这毕竟少了自由,少了宽松,也让想独立自由的人们痛苦。小说中提到的那个无论如何劝说还是要出走的一家,已经表明有人开始寻找自己的'羊的门'。呼天成还通过一系列的神机妙算,想以对呼国庆的'捉放曹',达到诸葛亮感动姜维式的效果,却在最后时刻被点破,面临破产,而此时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呼家堡的天瞬间面临坍塌的风险,不知下一步如何是好。
要成为'羊的门',非一般人可为,非付出巨大代价不可,非超常智慧不行。呼天成的成'神',是以控制自己几乎难以抑制的情欲开始的,此后坚持不辍,不断修炼,直到最后可以'心如止水';他苦心经营着自己的'种人'事业,在为呼家堡事业铺平道路的同时,也换来自己呼风唤雨式的神奇本领;他为了成'神',不惜在母亲垂危之际与舅家对抗,敢于在迷信面前挺身而出;他时而像乾坤独断的皇帝,时而像悲天悯人的先贤,机智多谋,眼光长远,毅力惊人。在外人看来,他严格要求自我,为人光明磊落,讲义气重感情,形象伟岸高大,在四十年的风雨中,始终做到红旗不倒,几乎达到能量通天,成为影响地方政治的重要人物。
然而,时代在变迁,每个人逐渐开始主宰自己。到了今天这个时代,似乎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寻找自己的'羊的门',但很多人似乎还没有找到,于是乱象丛生。就像小说中的呼国庆,在欲望的烈火中燃烧,在权力的追逐中迷失本性,在情欲的放纵中丧失底线,数次跌倒却难以自拔。若再看今天的人们,有多少人在物欲的追求中迷失,又有多少人为了功利而丧失了人性,他们的'羊的门'又在哪里?
(二〇一三年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