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假设我基于一向很灵的第六感,决定以 '对敲'(contra) 赌某股票的股价五天之内会涨。不料此回的灵感栽了跟斗,股价不涨反跌。由于相信跌势只是暂时性的,于是改变初衷,放弃对敲的原先策略,静待股价回升。由于股市一直低迷,自己又'不甘心'承受损失,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如此,只因当初投机失算,被'卡'成了长期投资。请问我算是投资人还是投机客?
市场参与者的额头上并没有打上'投资'、'投机'的标志;所谓的投资人可以因环境改变而摇身一变,成为投机者;所谓的投机客也可以被迫或自动转为投资人。许多时候,就连当事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投资或在投机。'凡事看着办'是给自己弹性,也是投资人应有的应变能力。
所以,试图分辨投资与投机是徒劳无功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金融市场根据金融工具是初次面市或转手交易可分为'发行市场'(也称'初级市场')及'流通市场'(也称'次级市场')。投资人响应'公开售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 IPO) 的邀请,申请新股,这是属发行市场的活动。股民透过股票经纪商买卖股票则属流通市场活动。
很多尚未能充分欣赏'资本主义制度'的人士认为:发行市场让企业或政府以发行证券的方式筹措资金,有'集资'的功能,对经济发展有确实的贡献;流通市场里的二手买卖行为既然不会为企业或政府带来资金,只是让投机份子'投机倒把'、'不劳而获'(在这些人眼中,投机客似乎总是赚钱的)的地方,对经济发展实在谈不上有什么贡献。
这种观念的内涵可以一句话概括:'买'就是'投资','卖'就是'投机'。这种论调自然无法服人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