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动向-《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书评
余斌认为,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在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期,结构改革不到位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难以根本改观,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类似'日本失去的10年'的境况。同时,发达国家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动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指出:'在告别近10年超高速增长之后,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发展速度将处于个位数,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要丢掉寄希望于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幻想,逐步适应经济平稳增长环境下的市场需求,企业要生产、要发展、要做大做强不能再主要依靠市场的增量,而是要靠实力来挤占市场份额,未来5年是我国装备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我国2013年消费、出口增长与2012年将大体持平,但投资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首先,房地产投资回升力量不足,其次,出口不振和产能过剩、利润偏低,将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金模机床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指出,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降,新增订单显著减少,产销水平明显回落,资金占用大幅上升,制造资源大量闲置,供需矛盾愈加突出成为当前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惠仁认为,行业固有的产能结构失衡的矛盾更加明显,本已严重的市场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在经历连续1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后正处于相对困难的调整转折期。
陈惠仁强调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彻底放弃对政府进一步推出强力刺激计划的期待,放弃对中低端市场强力反弹的苛求,因为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全行业需要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要自觉摆脱对规模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要彻底摒弃对快速增长的盲目追逐。'
从短期来看,宏观经济不容乐观,而对中国机床行业而言,黄金10年也许真的就此画上句号。
中国经济稳中趋升走势日益明显。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3月份'官方'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9%,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企稳在'荣枯线'之上。对此,罗百辉认为,这显示我国一季度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PMI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2012年10月以来,我国PMI开始回升到50%的'荣枯线'之上,显示制造业处于扩张区域。但今年1、2两月,PMI曾连续回调逼近'荣枯线'。
3月PMI数据透露多个经济稳中趋升的信号。从需求看,市场开始启动,需求趋向回升。新订单指数达到52.3%,较上月回升2.2个百分点,为最近一年来较为明显的一次回升。
企业生产趋于加快。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回升到52%以上,达到52.7%。综合来看,进入3月份以来,企业陆续开工,工业生产趋于加快。
企业经营普遍趋好。大型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较好。中型企业显露起色,其PMI指数8个月以来首次回升到50%以上。
'3月份PMI指数上升,改变了1-2月份持续小幅回落态势,预示未来经济总体走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受订单支持,预计企业开工率将有所提高。
专家也指出,PMI显示,一季度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但当前主要指数的回升具有季节性,回升幅度弱于历史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