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起源于宋代。那是一种全民热衷的博彩行为,小到衣物玩偶,大到车马宅院,出售时都搞'扑卖'。但在后来的演变中成为了和典当行一样的行业。在1979年版本的辞海中,拍卖被称为'资本主义制度一种买卖方式',10年之后才改为现在的说法。由此不难看出,
在中国的商业史上,'拍卖'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行业。1986年,中国拍卖业在中断了30年之后,重新焕发了生机,经过20余年的积淀,中国的拍卖行业趋于成熟和壮大,而成立于1988年的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正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而《拍卖道》以纪实的方式,记录了上海国拍的发展史,揭开了拍卖行业的神秘面纱。
在1980年代末成立的上海国拍的业务触角已经涉及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拍品覆盖到房地产、机动车、物资、农副产品、文物艺术品、无形资产等多项类别。随后,世界首列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浮列车冠名权拍卖、国内首场可按揭产权房拍卖、三地视频同步拍卖进口展车拍卖、外资游轮'奥丽安娜号'股权拍卖'这些或首开国内先河、或成行业经典的拍卖,使上海国拍成为上海滩拍卖行业中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1986年,大陆恢复拍卖行,十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出台。在这样的背景中,上海国拍是先行者,在业务拓展的同时,'将自己的经营实践、发展经验、创新做法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上升到拍卖道的高度。这在某种程度上,才是上海国拍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道有高深。拍卖行既是风生水起,也有波澜起伏,因一桩拍卖总牵涉到方方面面,倘若不注意细节的把握,也就很快在拍卖行消失掉了。这样的企业当然不再少数。上海国拍与此相反,走的是一条国际化加本土化的道路。在《拍卖道》中,那一个个商业案例中的背后,不正是对商业规则的确立、践行的结果吗?用其总裁徐勉之的话来说,即'我们对行业充满着敬畏,对规则、对纪律、对一切市场力量充满着敬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做越坚定,越做越踏实。'
美国经济学家麦卡菲认为:'拍卖是一种市场状态,此市场状态在市场参入者标价基础上具有决定资源配置和资源价格的明确规则'。究其国内的拍卖行业还是处在发展阶段,但跟国外的拍卖企业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虽然在拍卖的方法上有所不同,比如英格兰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等等,都有多年的历史,既有拍卖经验的累积,也有社会经济的因素在内。而国内的拍卖行业走的是属于自己的道路,从这一点上看,其艰辛程度更难。不过,随着经济趋势的发展,拍卖领域也有了新的竞争能力。就上海国拍而言,其在拍卖领域所做的种种努力,也是见证了拍卖行的发展史。
中国拍卖业协会会长张延华认为,上海是中国拍卖业的主要发源地,这里既有拍卖的历史渊源,更有发展的广阔舞台。而《拍卖道》对上海国拍的真实记录,显示出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拍卖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这里,可以看到企业管理者对拍卖行业众多现象的独到见解和思考,他们的经营之道、管理之道、人才之道以及成功之道,对提升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或许会有所帮助。
《拍卖道》所记录的不仅是上海国拍的历史,也是一副激荡岁月中国拍卖人的群像。'你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创造未来,创造未来的方法是由领导者制订企业战略计划',而上海国拍的鲜为人知又跌宕起伏的崛起之路也在继续,这也是'道'的精神所在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