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占有往往干扰了人们对于内心意念的满足,结果人们往往已经拥有了很多,却始终没有满足的感觉,其实我们一直就没有抓住自己的内心真正需要。《沉思录》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的和已有的东西,而要想着你认为最好的东西,然后思考如果你还未拥有它们,要多么热切地追求它们。'
22这样一种境界始终值得追求:'把每一天都作为最后一天度过,既不对刺激做出猛烈的反应,也不麻木不仁或者表现虚伪。'――这是《沉思录》关于道德品格完善的解答。
23《沉思录》说,'对于理性的动物来说,依据本性和依据理智是一回事。'――这对人来讲,是最低的要求,还是最高的要求?为什么我看到现实中那么多没有理性甚至是充满兽性的动物行为!
24'你行善就还是仅仅作为一件合宜的事情来做,而尚未把它看成也是对你自己行善。'――《沉思录》所说的这个境界对于今天的人们似乎高了些,不妨把行善分三个阶段梯次实现,一是功利式的,付出物质,想收获美名;二是自发式的,一种自然的良心发现;三是自觉式的,在付出中实现自我。
2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在《沉思录》里,作者也说,'那么宽恕他就是你的义务。'当一个人对你做了什么错事时,马上考虑他是抱一种什么善恶观做了这些错事。因为当你明白了他的善恶观,你将怜悯他,既不奇怪也不生气。'
26《沉思录》指出,人的结构应该有三大原则,首要是友爱,其次是不要屈服于身体的引诱,第三是摆脱错误和欺骗。我最看重第二条,正如书中所说,'不要被感官或嗜欲的运动压倒,因为这两者都是动物性的,而理智活动却要取得一种至高无上性,不允许自己被其他运动所凌驾。'
27热爱命运是随遇而安还是随波逐流,是唯心的宿命还是唯物的达观?《沉思录》说,'热爱那仅仅发生于你事情,仅仅为你纺的命运之线,因为,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于你呢?'我们见到过无数个不屈于命运的抗争,也见到过无数顺从于命运的恬静。
28每个人心中都有善与恶,就看如何去发掘。那种对于善的渴望将引来善的溪流并最终汇聚成善的江河。《沉思录》劝慰说,'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涌出。'
29不要妄想着人生的道路会一帆风顺,现实的骨感往往来自于对未来过于理想的憧憬,更重要的是,在面对现实的骨感时,我们往往缺乏勇敢接受挑战的勇气和底气。故《沉思录》说,'生活的艺术更像角斗士的艺术而不是舞蹈者的艺术:即它应当坚定地站立,准备着对付突如其来的进攻。'
30《沉思录》提醒我们,关于痛苦应该清醒认识三条:首先,痛苦并没有耻辱,也并不使支配我们的理智变坏;其次,痛苦不是不可忍受的或永久持续的,是有界限的,不要在痛苦之上再添加别的东西;最后,痛苦也没有那么多,不要把任何不惬意的事情都归为痛苦,像瞌睡、燥热和不想吃饭。
31不要把恶归结于社会、归结于别人,恶只能产生于自身,你要弃恶从善或恶贯满盈,均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所以《沉思录》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他不从他自己的恶逃开――这的确是可能的;他竟要从别人的恶逃开――而这是不可能的。'
32你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因为'在心灵的最大宁静中免除所有压力而生活是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尽其所欲地叫喊着反对你;即使野兽把裹着你的这一捏制的皮囊的各个部分撕成碎片。'可是我们终究还是迷失了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
33经常有人说,借我一双慧眼吧!似乎世界已经复杂到难以辨认的地步。《沉思录》引用了哲学家的话:'如果你能敏锐地观察,就能明智地调查和判断。'可为什么我们的双眼失去了观察的力量?是被五彩缤纷眩晕,还是严重地偏离观察对象,或者根本就不想那么仔细观察?
34《沉思录》说,'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我是这样理解的,把握善恶原则,不要管别人怎样看自己,度过真正的幸福人生。现实中幸福的匮乏,往往在于失去自己的本性,在一味攀比中迷失,在盲目追求中痛苦。
35拥有强大的内心,这样的声音已经喊了许久,这恐怕是人们在物欲横流年代的越发不自信。正如《沉思录》所说,'如果我现在做的事是一个有理智的人的工作,一个合社会的人的工作,一个处在与神同样的法之下的人的工作,那么我还更有何求呢?'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