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并不厚,但是读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薄。
每读到一个定律都会忍不住停下来仔细想一想,不只是因为书中选取的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通用,福特;IBM,微软。还会不自觉的去想一想身边发生的那些关于'品牌'的故事,甚至是把自己假想成某个品牌的决策者,来一段'角色扮演'的脑力操。
记得之前听一位西北大学的整合营销教授讲过,在数字营销的时代,'品牌'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变得愈加重要。在大量的几乎同质的商品或服务中,用户需要自己的购买行为有'意义',这个'意义'不仅仅是这次购买能够满足他/她的某种实际需求,还要能满足他/她精神上的一种诉求。'我买的是xxx牌子的xxx',他/她们要能这样对自己说。
而品牌的营销正是'观念'的营销,就像书里面第三条'观念'竞争。你可以通过一系列数据,测试来证明某国产手机比iPhone更好,有更高的性价比,更耐用,但是你并不能改变绝大多数能够买的起iPhone的人都不会去选择那个'更便宜'更耐用'的国产手机的事实。道理很简单,在绝大多数用户的心里,'iPhone=好手机'(这里先撇开附加于iPhone这一概念上的诸如'身份'、'品味'等等的一系列的概念)这一观念已经深入用户了。试图用'正面对抗'的方式去转变这一观念无疑是不明智的,往往是更是徒劳的。这其实已经说到了书中的第六条'概念专有'。
当然,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概念专有'有的时候并不是品牌刻意营造的,甚至某些概念是品牌刻意回避的。比如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多,iPhone就是'街机'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潜在消费者选择了它的对立品牌SAMSUNG(比如我自己)。
营销的22条法则,你可以一口气读完,也可以放在手边时时翻看。同样的,我可以写一篇上万字的论文,里面对每条法则细细解读,加上无数身边的案例;也可以以十分之一的篇幅,随着自己的思维,想到哪里就随手记下几笔,又继续去往更深里思考,而不必担心我下一个字会不会敲错。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