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师学国学,听南怀瑾趣说老子-《南怀瑾选集》书评

跟大师学国学,听南怀瑾趣说老子

作者:荣振环

摘要:#南怀瑾选集解读系列#研究道德经和老子的很多,虽然老子的著作只有五千字,而后世研究老子的著作,可能有几千万字,于是出现了'各家老子'或'老子各家'。但是,我比较喜欢的还是南老研读的老子,这是为什么呢?有趣。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南怀瑾的书一定要读,尤其对文言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想要了解国学经典,完全可以从南老的书入手。

我们南老解读系列会把他老人家的十卷选集都拿出来和各位分享。

当然,之前我也听到一些所谓号称懂国学的砖家们批评过南老,说其不严谨。

但看到这种批评我觉得幼稚可笑。

学问、学问,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严谨有没有用?确实有用,但过分的严谨,尤其没有应用价值的严谨确实没个鸟用。

我觉得南老能够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解读国学,对于国学基础比较薄的人能够做到启蒙,这就是功德一件。

好了,闲言少叙。我们来看看本书,因为这本书是南怀瑾选集第二卷。实际上里面有两本书。《老子他说》和《孟子旁通》。

前面我给大家分享过《论语别裁》,有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回复N1。

今天我们来看《老子他说》。

老子的著作只有五千字,而后世研究老子的著作,可能有几千万字,倘使老子今日犹在,看了这些后辈们洋洋洒洒的大作,说不定他老人家一生下地来就白了的胡须,要笑得变黑了。当然包括现在南老的《老子他说》。

研究道德经和老子的很多,于是出现了'各家老子'或'老子各家'。

《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所以,关于《老子》(我们更多称《道德经》),我认为是可以翻阅研读一生的经典。

《老子他说》能够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德经。今天,荣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聊聊五个观点。

1、会打仗的都是道家牛人

我对历史非常感兴趣,我在读《资治通鉴》《史记》《二十四史》的时候,我就觉得历来乱世之能臣都是老子一派。

比如,春秋时齐国人孙武,他的军事哲学思想,正是由道家思想而来,所著《兵法》十三篇,处处表现了道家的哲学,曾经帮助吴王阖闾,击破强楚,而称霸诸侯,充分显示了道家思想在事功上的伟大。

范蠡助越王勾践复国,所用就是道家的学说,而且勾践复国以后,论功行赏,他自然可以获得高官厚爵,可是他并不在乎富贵,带了西施,一叶扁舟,飘然于太湖之上。这正是道家'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风范。

2、内用黄老 外示儒术

对于儒、释、道三家,南老有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

但是这只是口号,只是招牌而已,亦可以旁借'挂羊头卖狗肉'的市井俚语来勉强比拟,意思就是,讲的是一套,做的又另外是一套。



3、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这的确是一则名言。

试看今日世界各国学者关于思想学术方面的著作,无不拾古人之牙慧,甚至,强调来说,无不是中国古人已经说过的话。所以纪晓岚一生之中,从不著书,只是编书'整理前人的典籍,将中国文化作系统的分类,以便于后来的学者们学习,他自己的著作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而已。

就因为他倚此一态度而为学,自然地读书非常多,了解得亦较他人深刻而正确,他对道家的学术,就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意思是说,道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广博'是包罗众多,'精微'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4、真正的道家人物的作风

历史上'三玄'之学,是衰乱之书,因为每到一个衰乱的时代,'三玄'之学就会特别受人欢迎。

所谓三玄,是《易经》、《老子》、《庄子》。

我们看中国历史,汉、唐、宋、元、明、清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出来用世。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

不过,他们有他们的一贯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或在私人事业上,帮助别人发财,当上了老板,然后自己飘然而去。

如商汤时的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与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

张良则差一点,最后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于诸葛亮,他的立身处事,完全是儒家的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恰如其分。

次如唐代的魏徵,明代的刘伯温,清朝的范文程等等,还有许多不可知、不可数的道家人物。

5、道家人物最为经典的故事之一

道家在中国历史上,最初发生最大影响的,是在汉朝汉高祖刘邦的创业之初,所用建立功业最大的人才,便是张良、陈平这些人,而他们都是学道家的人物。

在历史上标榜汉初的盛世'文景之治',汉文与汉景父子两代的思想领导,都是用'黄老'的道家学说。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和母教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汉文帝与汉景帝的母亲,都喜欢研究《老子》,而受其影响很大。在如此的家庭教育和时代潮流中,在周围环境的巨大影响下,政治哲学的最高领导学说,表现得最深刻的便是汉文帝。

大汉一代的开基皇帝高祖刘邦,在位不过几年就死了,政权则落到他妻子吕雉的手中,天下最诱惑人的权势,极少有人摆脱得开,因此吕后便想因势乘便,要把帝位转给娘家的人。但是,当年跟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们,袍泽情深,都不以为然,所以等吕后一死,便起来削清吕家的权力。在这一段时间中,政治、经济、社会等等,都非常混乱。

吕家的权力虽然削平,大臣们就要找出刘邦的儿子来接皇帝位,可是刘邦的儿子已被吕后杀得差不多了,只有一个小儿子刘恒,被分封在西北边塞为代王,毗邻匈奴'内蒙的荒漠贫瘠地带。

因为他母亲薄氏,喜欢走道家'清净无为'的路线,近似现代只敲敲木鱼、念念佛的人,防意如城,无欲无争,吕后没有把她放在眼里,才保全了性命。这时大臣们商议,就找到了这位远在边塞、性情朴实、清心寡欲、守道尚德的代王,把他迎请到首都长安来,继承汉祚,他便是后来的汉文帝。

研究这段历史,在黄老之学方面的运用,是很有意思的。

刘恒,顶了一个代王的头衔,被冷落在边塞,突然传说长安有人来,请他回中央当皇帝,真是福从天降,人世间没有更好的事了。可是,他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去请示母亲,该不该应邀。

这时刘恒的两个重要干部,一个是郎中令'相近现代的秘书长'张武,一个是中尉'类似现代的参谋长'宋昌。张武认为,此时正是中央政府最混乱的时候,而且朝中的一班大臣,都是跟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人物,是刘恒的父执辈,很难驾御,所以不能去,必须打听清楚。

而宋昌则反对此说,他分析情势,认为可以去。他说,自秦始皇暴虐以来,天下大乱,各地英雄纷起抗暴,而最后统一天下的,是你的父亲刘邦。天下的老百姓都认为天下是你刘家的,虽然有吕后这一次夺权,但为时很短,天下人心仍然归刘。现在大臣们把政权动乱的局面安定下来以后,如果不是看清楚民心归趋所在,也不会到遥远的边塞来迎请你回去当皇帝。既然天下归心,那么大势已在掌握,为什么不去?

两人的意见恰恰相反,很难下一决定,最后请示母亲时,这位深通《老子》的老太太,运用了无为之道、用而不用的原理说:'先派舅舅薄昭到长安去看看吧!'意思是先派一位大使前往观察一下形势,收集些情报资料。这位大使舅爷自长安回来,报告情况说,可以去接位,于是刘恒才带领张武、宋昌等一些干部,前往长安,准备承接皇位。

这时刘恒的身份,还是代王,不算是皇帝,不过是刘邦几个儿子中的一个,连太子的名分也很勉强,最多只能说他同等于一位太子而已。在另一方面,这时汉朝中央政府的权力,实际上早已掌握在周勃一人手中。当刘恒从边塞来到了首都长安城外的渭桥地方,周勃早率领了文武百官,跪下来接驾,刘恒也立即跪下来还礼。

这就是刘恒之成为汉文帝,他深知此时的局势非常微妙,进退应对之间很难处理,何况自己还没有即位,所以立即下跪回拜,这也就是老子的精神'谦德'《老子》中说:'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老子的三件法宝。汉文帝的一生,就实践了老子这三件法宝。

可是在刘恒左右的张武和宋昌,也是了不起的重要干部,都曾深习黄老之学。在渭桥行过礼后,周勃向刘恒说:'代王!我和你退一步,单独说几句话。'这时宋昌就出来说:'不可以。请问周相公,你要向代王报告的,是公事?还是私事?如果是私话,则今日无私。如果是公事,则请你当众说,何必退一步说?'宋昌确实是一位好参谋长,这也是老子之道无私的反面运用。

周勃被他说得没办法,就说:'没有别的,只是公事。'宋昌说:'什么事?'周勃说:'是皇帝的玉玺在此,特别送上。'于是将玉玺送给代王。

刘恒接过玉玺,照常情,他就是皇帝了,他却说:'这不可以,今天我初到,还不了解情形,天下之事,不一定由我来当皇帝,可以当皇帝的人很多,我现只是先代为把玉玺保管起来,过些时日再说。'



这就是黄老之道的'用而不用',要而不要了。谦虚是谦虚,该要的还是要了。

'

这就和现世很多情况,话也说到了,结果也得到了,这种人都有道家的精神。





老子里面提到的无为,孙子兵法提到'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在刘恒这句话实现了最牛b的表达。

好了,本书就解读到这,更多精彩,买一本没事研读吧。

更多精彩书评,敬请关注微信公共平台'荣振环微书评':这是中国最为睿智的移动互联、营销与品牌、新技术、新思维的微书评。微信号:rongzhenhuan.

荣振环图书推荐,每日推荐一本好书。让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好书活用,智慧伴侣。中间穿插微品牌策略、微营销策略、微文化智慧。让你学到即能用到。每日一书,人生不输。

欢迎朋友们把好书分享给你的朋友,传递书香,共享智慧。



为您推荐

《全国七十年代书家精选集-第二辑-(共13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中12位书家的作品集,这12位书法家分别是:栾金广,徐鸣浩,王忠勇,李锐,陈靖,徐强,鞠稚儒,嵇小军,王卫军,李双阳,李渊涛,方建光,他们在同龄..

《全国七十年代书家精选集(第一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打破以往编写体例的书法集子,也是一套首屈一指按照出生年代划分的书法合集。我们将30多名生于70年代且同属“全国七十年代书家”群体的作者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成功且独具特色的系列作品。作为书法家,..

《(精)陈方既书论选集(共5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陈方既先生是当代书法理论研究领域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陈方既先生积数十年心血,在浩如烟海的古代书学著作中潜心研究,以身的艺术实践经验,又充分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和当代书学研究成果,对书法艺术的现象和本..

《吴秋山书法选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翰留韵:明清百位状元翰林书法选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选录了从明嘉靖8年到清光绪30年间一百余位状元、翰林的书法精品。每件作品均附有生平简介。是一本明清科举文化, 特别是书法研究角度的专业书籍,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艺术性、普及性。 书籍特色..

《颜仲木刻-中外文化名人肖像选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分中国文化名人肖像和外国文化名人肖像两部分。中国文化名人肖像包括黄遵宪、严复、康有为、蔡元培、章炳麟、欧阳竟元;外国文化外人肖像包括但丁·阿利吉耶里、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拉封丹等。 书籍..

《包豪斯藏品精选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包豪斯藏品精选集》是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与山东美术出版社共同筹划的“中国设计与世界设计研究大系”系列丛书中“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藏系列”之一。该书精选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所收藏的包豪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