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一下,我看的这本《阿Q正传》是赵延年插画版,里面不仅有阿Q正传,还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药等16篇鲁迅先生的文章。
以前在读高中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课本上零零散散地讲了一些鲁迅先生的文章。老师也时常说到鲁迅先生的文笔辛辣对当时残酷的传统礼教和中国人的愚昧性狠狠地抨击了,有效地唤醒了中国人的良知和内心。
所以那时候起,就懂得文字的厉害,它比刀枪都要来得凶猛。
当然,那时候的我们总是以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已经不属于我们,所以读起来并没有很上心,去年不是还有省的教科书上直接把鲁迅先生的文章撤换了吗,但问题是:鲁迅先生的文章真的过时了吗?那个年代真的已经逝去了吗?
我看未必,且听我慢慢道来:
鲁迅先生在文章塑造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如:狂人昆仲,孔乙己,老栓,七斤,阿Q,祥林嫂,闰土,高老夫子,爱姑等等,每一个人物都很鲜活,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性格,不一样的结局。看着这本书犹如在看着万千世界的人生百态。看着看着有时候忍不住一笑,怎么会有如此愚蠢之人;有时候忍不住捶胸顿足,怎么会有如此可恶之人,有时候也会伤心难受,为什么在他们身上也能够找到我自己的影子'
就拿阿Q来说,不管是儿子打老子的精神胜利法,还是一副仇视所有人的嘴脸,还是得意之后忘乎所以的病态,都会觉得很揪心。为什么被人打了,还会以为自己胜利了,还会傻到享受儿子父亲这种称号式的快感呢,为什么自己不如人,还处处仇视被人,以为自己是高洁之人呢。看书的人是局外人,看着看着就入戏了,变成了局中人一部分。回到当今的现实社会,那些处于一般阶层又不努力的人是不是有着相似点,他们会自我安慰说:反正那些富人的钱都不是正道上来的,迟早会没的,我们现在虽然没钱但是我们的钱来的干净,我们比他的思想道德高尚,我们快乐。这样的话是我从很多人那里听到的,他们一面仇富一面又在想着怎么成为富人一面又一副精神胜利法的样子。当然我不是说要拜金,我只举个例子说明:阿Q,依然存在。
再来说说这个祥林嫂,这么一个疯狂摆脱世俗却又被世俗残害的底层。或许我们会以琼瑶剧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一个人或者一场戏。祥林嫂本来以为自导自演会活出个人样,却还是被导演了,这个导演是封建礼俗,是家庭,是难以逾越的世俗观念。可笑的是时下的许多人依然在不遗余力不亦乐乎地导演着,别说你不清楚。高考失利意味前途无望被逼疯是不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好吧,所以我差点中招了'
再如孔乙己这个满口之乎者也的人像不像当今那些满口鸡汤暗地里去做着苟且的人等等
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点都不过时。过时的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我总是停留在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思想世界里,却不知道打破这个牢笼去寻找更加真实和纯粹的自己。
说着容易做着难,看着文章的时候我也是个值得可笑的看书人。我一面说着要避免这样可悲可怜的事情在我发生,一面又在不断地上演着。我有一种自己被打脸的感觉,看着书我觉得心乱如麻。
但是这种乱帮助了我更好地了解看清自己。我身上有没有阿Q的影子,我身上是不是也保留着世俗的观念,我自己平时有没有狂人昆仲的愚昧等等。
夜色温情茶凉否,这样的文章适合在安静独处的时候温上一杯小茶,慢慢来读。你会享受着安静下的晴天霹雳,也会体验着内心翻云覆雨,总一句话:在万千的世界里,你也是其中的一个导演。
毕竟,人总是孤独的,渴望去寻找内心真实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