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向朋友推荐《送你一颗子弹》-《送你一颗子弹》书评

刘瑜很红,多红呢,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已经非常非常红了,对于一个写书的来说,也已经是一线的畅销作者了。

《送你一颗子弹》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每当有朋友说闲着无聊,想找本书看看的时候,我都会推荐下这本书。但今天居然听到有人因为说这书书肤浅不深刻,以及是因为刘瑜红才畅销,而认为这是一本烂书,我觉得这么判断这就不太妥当了。

但对于任何一个作者都一样,有说好的,就有说不好的。我觉得去评价一本书跟评价任何文艺作品一样,只评价为什么喜欢,喜欢哪里,不去评价好坏。毕竟我不是权威,连同行都算不上,所以只讲个人的对书的看点。

对此书不待见的,觉得这根本不能叫'书',顶多是一本博客集合,韩寒也出过不少这种'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想枚举。书,本身闲书居多,并非一定要深刻才能叫书,如果闲书能给人乐趣,间或还能给人一点启发,那就是一本好书。

有人评价这书,用一个词形容是叫卖,卖萌,卖帅,卖痞,卖忧伤, 卖有才,卖毒辣。我到觉得这不算什么毛病,书有卖点,读者读得开心不就是书畅销的原因么,怎么居然会觉得只是因为刘瑜红,所以书卖得才好。我就摘几条看看她是怎么叫卖的。

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P19)

一个小圈子,对外,无论对专制,还是犬儒社会,都是一个有效的抵御堡垒。圈子再小,只要其中有内部团结,就算不采取任何组织行动,在维系认知能力上,至少有益。这是'圈子'的'进步性'。但是另一方面,在小圈子的内部,它有可能通过长期演化出来的一些'文化共识'来压迫圈子内部的成员,它会用它的集体性来长期维系一个明显的错觉。(P40)(我想发给简书诗社的朋友看,不是因为今天出了点状况。)

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成了一种现代生活的强迫症了呢,人人都赶着要去看急诊。我们和社会的关系,多么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和一个魅力四射的丈夫的关系。(P63)(我想发给每天强迫自己写千字文的人看,包括自己。)
每年回家,发现嚎啕的还在嚎啕,劈大山的还在劈大山,韩剧仍然是女主角在第8集打了一个喷嚏,打了第80集才抽出纸巾来。(P78)(发给看剧的老婆或女友看。)
事实上大多数小说除了开头也乏善可陈,新鲜,浓郁,强烈的感觉被消耗了之后,剩下的只是强迫症。(P96)(我在写小说的时候一直用这个警惕自己,就算中途乏味,结局也一定要翻盘。)
我老觉得自己和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维度,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P195)(这简直就是我嘛。)
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P197)(我默默地伸出了右手。)
什么都可以从头再来,只是青春不能。那么多事情,跟青春绑在一起就是美好,离开青春,就是傻冒。(P225)(最近青春剧热播,这真是最好的注解。)
据说真正的爱情,不是因为对方能带给你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欣赏他的美好。(P229)(我居然信了这鬼话。)
可我总是疑心,有多少人的婚姻是乐趣在维系,又有多少人,仅仅因为惯性,他之所以结着婚,是因为他已经结了婚。他之所以结了婚,是因为别人都结婚,别人都结婚,是因为'你问'别人'去吧,我怎么知道。我恶毒地以为,大多数人结婚,其实仅仅是因为无所事事,于是决定用一种无聊取代另一种无聊。(P235)(这鬼话又信了!)
极度焦虑中,我想到了《追风筝的人》里面的一句话:没有良知的人从不承受痛苦。就是说,如果我为此感到痛苦,那一定是因为我良知未泯。(P291)(所以,我今天就感到很痛苦。)
他温和而不消极,明辨是非而不急于求成。改造世界对他来说不是将一个制度连根拔起,而是从给予身边的人一点一滴的温暖开始。(P302)(我一度幻想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哎,人跟神还是有距离的。)
所以我想,至少我希望,这本书能带动读者和我一起响应苏格拉底先生的号召,去实践这样的人生态度: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渡过。这句话的山寨版说法是: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P337)(这算是卖点总结吧。)
所以以上我摘了一些有启发的话,单独拉出来可能没有在文中语境中那么有味和丰满,但看着也是很耐人寻味。除了启发外,这书本身也是很有趣的,常常看得我前俯后仰,大腿都拍肿了。

【调侃留学生饮食】每到吃饭时间,就端着空空的饭碗,遥望祖国的方向,脑子里翻滚着水煮鱼、麻辣烫、香辣蟹等等美丽的名词,喉咙里却不断地咽着痛苦的口水,完全可以说是饮食界的文天祥。

【调侃黑客帝国】世上本没有深邃,'话只说一半'说得多了,也便有了深邃。动作片导演走投无路之中对'思想'的投靠,与'思想家'们百无聊赖之中对'动作片'的投靠一拍即合。一时间,Matrix带动了一个'诠释工业'的兴起。在这个工业体系里,Matrix不是一部简单的电影,而是一个'能指'的汪洋大海。文化基督徒们纷纷指出:Neo和Zion地下国的关系,其实是一个基督与人类关系的隐喻。佛教徒不甘示弱'那个孩子明明手里拿着一个勺子,却说'并不存在勺子',多么富有禅意。哲学教授们指出,作为幻象的Matrix其实正是柏拉图所说的那个'洞穴墙上的投影',而新马克思主义者则不失时机地声称,这个Matrix不是别的,正是美国无所不在的商业社会。总而言之,在里维斯同学那深不可测的墨镜光芒中,晦涩的哲学思想和大众的好莱坞大片前嫌尽释,握手言欢。

【调侃婚纱照】我对婚纱照的理解是:如果一个人连这么恶俗的事情都做得出来,那她就真的没有做人底线了,那她就可以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行贿受贿偷税漏税抢银行买脑白金无恶不作了。

【调侃学习焦虑症】学习总归是一件好事吧,我想。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成了一种现代生活的强迫症了呢,人人都赶着去看急诊。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多么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和一个魅力四射的丈夫的关系。随时随地可能被甩掉,所以每天处心积虑地往脸上涂日霜夜霜眼霜防晒霜,一直涂到脸上所有毛孔都被堵塞为止。

我摘录这些句子不是敷衍了事,费了不少心思。这本书我从头读到尾都没有想扔下的冲动,对于一本散文集而言已经是很难得了。虽然像某些人说的,书的内容更像是博客集,但这又有何妨。内容如此丰富而有味的博客集,我一样会盛赞的。

我喜欢读毛姆,就是这本书推荐的。刘瑜推荐毛姆是这样说的:

对我来说,读他的小说格外感到亲切的,是他笔下那些'没有故乡的人'。他写一个人在异域文化中的脆弱感,以及从异域返回本土时同样强烈的隔阂感,非常细腻,简直可以搬来描述今天的中国'海归'。空间的游移,加上时代的沧海桑田,使得那种无家可归感有了双重含义。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关于寻找写字的'师承'》,说的是辗转反复,看了很多人写小说,最终还是找到了毛姆,当时没说如何找到这么师承的。其实最初就是从这本《送你一颗子弹》里看到毛姆的。

所以,每个人总能从同一本书中看到不同的东西,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它们都在那里。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沉默的子弹-微阅读1 1工程-第一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 阅读方式。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代表微阅读。等车时,习..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如果说好的书籍能给我们打开通往知识、智慧和美的大门;那么好的书评就会给我们打开通往这些书籍的大门。朱自清先生对书评的写作是很好重视的,他的书评如同他绝大多数的散文真实自然又老实严谨不乏风趣。通过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