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 ——读《浮生六记》-《浮生六记》书评
《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我是典型的女主控,所以对他的游历不感兴趣,而他的养生之道又逊于老庄,所以我着重看了前三卷'闺房之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这是关于爱情的故事,它写满幸福和感动,但也难逃痛苦和忧伤。爱情太美,美得让人心碎,但用心去爱,直到哭出来,爱却已不在。
'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林语堂如是说。我想也是,那样一个古代女子,真真让我钦佩。多情重诺、爽直不羁,她可以女扮男装,也可以结盟娼妓;淳朴淡泊、情真意切,她可以安贫乐道,也可以始终如一。芸比沈复大10个月,她是由'芸姐'变成了'芸妻',因此两小无猜的友情是他们爱情产生的基础。电视剧《裸婚爱情》里刘易阳曾说:'细节打败爱情',而沈陈二人维持了23年的夫妻生活便是由点点滴滴的小事累积起来的。用举案齐眉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夫妻生活再好不过,但这个词的缘由却褒贬不一。我自认为梁鸿与其妻子孟光的举案齐眉好比屌丝男被老婆当成高富帅伺候,沈复与陈芸好些,更准确地来说是沈复对待女性的态度相当具有进步性。他鼓励陈芸女扮男装'走出去',帮助妻子,使她的梦想与现实交汇。
暂且不提沈复的风流韵事,单说这陈芸的才情便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了。她仅凭记忆学会了《琵琶行》;自学文字、粗通诗歌便可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佳句;她懂园艺、精女红,甚至心胸宽广到帮丈夫挑选小妾'她简直就是男人的梦中情人和大众女神。所以说沈复沦陷在她的温柔乡,他们22号成亲,'耳鬓相磨,亲如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这描绘了新婚燕尔的甜蜜生活,圆房之事被沈复当作闺房趣事写了出来。中国古代文学除了像《西厢记》、《金瓶梅》这般淫词艳曲,其他的都把风月之事含蓄得朦胧旖旎。'倩君且看巫山雨,每为春眠做巧云'古代文人想写床弟之事但又羞于颜面只得遮遮掩掩,因为他们大多是'春梦了无痕',做不了屌丝逆袭就只能意淫一下了。不过沈复却比他们幸运得多,得'芸'如此,夫复何求?其实我所渴慕的是他们柏拉图式的爱情,即是高于男女爱情的另一种境界'知己之爱。这个想法在现代社会绝对是微博热点和新闻头条。贯穿古今的人们都有以貌取人的缺点,娶美女嫁帅哥是外貌协会的第一信条。陈芸并不美,但她的心灵之光足以照亮沈复的心房。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沧浪亭、在'我取轩',一起课书论古、品月评花'神仙眷侣也不过如此。布衣菜饭,可乐终生,因为追求的欲望小,所以很容易满足。我不免想到宝黛之爱,也同是知己之爱。宝玉喜爱黛玉而不爱宝钗的一部分原因便是林和他一样'胸无大志',而薛却教诲他要'上青天'。Soul Mate'沈复与陈芸,他们的灵魂有着相似的轮廓。简单平淡的生活,论诗逗趣的谈心,偶尔放肆的出游,他们要的只有这些。但在那个人情冷漠、关系复杂的家庭,那个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社会,即使一点点快乐也会被剥夺,即使幸福来临但也会有保质期。
在《坎坷记愁》这一卷里,芸逃不了香消玉殒的结局。这让我想起不知在哪本书看到的'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句话。芸这样可爱的女子,可以想象她死时未说完的对'来世'的祝愿。是啊,就算是奏起一首《凤求凰》也会有曲终人散的时候。俞平伯在读过《浮生六记》后曾感叹:'幸福,在每个人心中原有不同的定义,财富、权力、享乐、闲适,甚至是流浪。所以任何一种幸福都只是一种传说,是别处的生活,绝对的幸福并不存在。'他们有着'天长地久,此生不渝'的爱情,却唯独没等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结局。'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缠缠此恨,曷其有极'可以想象到沈复在妻子去世后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就如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般,沈复的周围处处有夫妻二人共同编织的美好回忆,花园还在,但陪他赏花的人儿却已不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着眼一花一木便好似见到了芸的音容笑貌,好不折磨。'当时只道是寻常'的那些事如今再也找不回来,只是徒增痛苦罢了。那个与他趣味相投、情意相悦的妙人儿,只能让他'每当风生竹下,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沈复效仿'梅妻鹤子'的林逋,自诩号为'梅逸',更无可奈何、破罐子破摔地说出'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这般话。金庸也说过:'情深不寿,强极必辱'这种类似的看似警戒的劝语。为了避免'哀莫过于心死'这种绝望,最好的方法便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有人说,两个人没有可能永远在一起,结合是例外,分开才是必然。人们都是为终究会分开而热烈相爱。在23年之后属于二人的红线似乎断了,不过,他们这一世的鹣鲽情深,早已刻在手心,在向缠的纹理中记忆着爱情的刻骨铭心。
我看完这本书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时光倒流,假如知道最后的结局,他们还会不会相爱?不过问题在脑中一闪而过,因为答案很明显。如果芸还存活于世,也定会与沈复在彼此微醺的岁月里斟上一杯无悔。《浮生六记》可以说是沈复的一本回忆录。插叙、倒叙的手法运用自如。电视剧《玉观音》一开始的情景是杨瑞坐在火车上,他对安心的回忆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沈复在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沉浮之后还能珍视怀念那个最开始为他'藏粥'的女子,已是不易。倒不是贬低沈复,只因他还是那个深处封建时代背景下的男子。即使有了芸,但在日常生活中也与众多女子嬉笑调侃,也不拒绝芸为他物色的小妾'憨园,更在游山玩水时嫖娼狎妓。而他曾许诺'断无续弦之理'的誓言也在芸去世后变成了谎言。这就是男子三妻四妾、左拥右抱理所应当,女子包养面首便是水性杨花,违背伦理;妻子去世,男子若不续弦传宗接代便会被人责怪不孝,丈夫去世,女子若要改嫁他人便是对不起娘家、丈夫祖宗上下。因此我对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皇室子弟是极佩服的。历史老师说过,在革命时期最勇敢的人是谁?不是农民阶级,不是无产阶级,而是那些离开家门投入革命的少爷、小姐们,因为他们超越了自身的阶级属性'那些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摆在面前还能情有独钟的皇帝们,确实超越了教育几十年的左拥右抱,身后一群的观念,具有一夫一妻的现代主义思想。当然了,我所说的那些皇室子弟也只存在于小说和电视剧中,在古代的现实生活中,一个平凡普通的男人都是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更何况是后宫这所妓院里最大的嫖客。
沈复只能说,他是一个不能忘情的男人。苏东坡也写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悼亡诗;元稹也谨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诺词'但即使山盟虽在无奈锦书难托。他们终究负了她们。我不知道若是亡故的芸知道了沈复的行为会有何想法,也许只是一声叹息的长度、一盏茶的温凉。因为芸确实是那种亲自把老公和小三抓奸在床还在担心沈复身体、顾虑小三来由的女人。真是个傻的可爱的女人。
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的生活即使有二人的共同努力也终是遗憾。《牡丹亭》里有唱词:'偶然间心似缱,在梅树边。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待打开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浮生六记》里也描写了沈复在芸娘的眚期希望与她魂魄相见的情节,当真是有点儿'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决绝了。也许实在是芸'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模样在他的脑海里太过深刻,让江南的水汽有氤氲了他的想念。他不是梁山伯,她也不是朱丽叶,但他们的幸福却同样困难重重。但即使结局早已注定,他们也只会是相视一笑。他们这23年的相爱、相扶。没有大吵大闹的分分合合,只有愈来愈自然的十指相扣。沈复知道,自己不论走了多久多远,知道有一人,只要你转头,就能看到她嘴角的微笑,亦如昨昔。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早已总结了万千痴男怨女埋在心底却来不及倾吐的无奈。是啊,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只留下那份真诚,那丝美好,那缕纯粹,那些好奇,一点默契,沈复还是那个许诺'来世卿当做男,我为女子相从'的男子;陈芸还是那个珍藏着印着'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图章的女子。他们之间的情,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份心灵的颤动就能合奏一曲高山流水。
我自己是渴慕成为'两脚踏遍尘世路,以天为盖地为庐'的女子,所以见到芸,感受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