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研究的意义:能总结,也要能预判-《永续经营:杰出家族企业的生存法则》书评

' ' ' '最近重读哈佛经典,看了丹尼'米勒(Danny Miller)和伊莎贝拉'勒布雷顿'米勒(Isabelle Le Breton-miller)在2007年5月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杰出家族企业的生存法则》。

家族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围绕着家族企业的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如米勒的这篇《杰出家族企业的生存法则》。

顺便提一下,作者在这篇文章后又出了一本书,叫《永续经营:杰出家族企业的生存法则》,我大致翻了一下,并没有细看,但里面的内容不外是这篇文章的内涵及外延的加强。

文章里,米勒经过研究,提炼出家族企业的'4C优势':

'连贯性(Continuity):追求梦想。长寿的家族企业会坚持不懈、富有激情地致力于一项重大使命。为了长期生存,它们对完成使命所需的能力进行大量投资。由于企业是实现家族梦想的工具,家族会力求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转和连贯性,鼓励管理者长期当学徒、长期任职。他们很少考虑短期策略和季度收益。

'共同体(Commuity):凝聚部落。为实现其使命,家族企业常会构建一种类似氏族的团体。它们拥有强大的价值观,使员工对企业忠诚,工作主动,有合作精神。管理制度和金钱刺激是第二位的。

'关系(Connection):做好邻居。许多伟大的家族企业都与它们的合作伙伴、顾客以及所处的社区保持一种长久、广泛的互利关系。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相关市场或合同交易的时间跨度、范围和潜力。

'指挥(Command):自由行动。家族企业的领导人可以独立判断,自由行动,快速调整公司的方向。他们麾下的高层团队通常得到高度授权,能够跟他们开诚布公地沟通。与许多非家族控制企业不同的是,这些领导人不会受股东的限制。'

我无意对这篇文章的结论发表负面的观点,因为根据我的初步判断,这个'4C优势'是颇为道理的。

我只是想起了另外的三本书:《追求卓越》、《从优秀到卓越》以及《基业长青》。

从本质上来说,这三本书,跟《杰出家族企业的生存法则》这篇文章是一致的:提炼成功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我绝对无意贬低几位学者所做的辛勤努力'事实上,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与他们有些类似,当然不会自砸招牌'我只是想说,事后总结,总比事先研判更为容易。

这些成功案例,都是有特定的时代、特定的背景的,且不说大家都能知道的国家政策、行业背景、科技发展等特定因素,光说公司里的各色人员,有些政策,有特定人的执行下,就能做成;而同样的政策,在另外一些人的执行下,就做不成。这个,大师们如何总结?

在《杰出家族企业的生存法则》,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总结了成功的家族企业的'4C优势',那很明显,既然成功的家族企业都有这些优势,那其他的想成功的家族企业也要学了,但文章显然没有回答一个问题:是不是说,没有做到这个'4C'的家族企业,就一定不能成功?'4C',是不是家族企业的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从文章来看,作者似乎觉得'4C'是必要条件,那么,作者究竟有没有采集到足够的样本,来证明这是必要条件?

每一家成功的企业,都有其成功的方式,但是,这些企业成功的方式,是不是对所有的企业都适用呢?能被作者列入研究对象有,肯定都在本行业做得比较出色、规模比较大的,但是,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还只是中小企业,那么,对大企业有效的方法,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不是也适用呢?举个形象点的例子,养猪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提供大量的食物给猪,但是,这种方式适不适合用来养其他动物如蚊子、蚂蚁呢?

前几年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追求卓越》里的很多企业,后来的业绩表现都差强人意,那是不是《追求卓越》里的提到的成功要素发生变化了呢?还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了,致使原有的成功要素发挥不了作用了?比如说,原来是电话电报时代,后来变成了互联网时代,这些企业是不是不能适应了?

最近十余年来,倒下的'成功企业'不在少数。就我自己而言,前几年还在用在汇报或培训材料上的'成功企业',后来都慢慢衰落甚至倒闭或被收购了,如柯达、索尼、诺基亚等,甚至精益生产的鼻祖,日本的丰田公司,近年来也是江河日下(于是我的材料就顺势变成了'成功企业缘何失败'自己汗一个)。国内的就更不用说了,香港的成龙有个外号叫'品牌杀手',为什么呢?因为其代言的很多产品,都遭遇危机甚至倒闭,如爱多VCD、小霸王学习机、汾湟可乐、霸王洗发水等。于我看来,成龙可真是冤啊。主要原因在于,领先企业肯定找大明星来做代言,于是成龙入选;然而,国内的企业刚刚开始成长,还很不稳定,企业自身还有很多问题,时间稍长,这些问题就暴露了,然后遭遇危机或者倒闭,也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抛来成龙代言的企业不提,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三十年来,一时领先的企业倒掉的有多少?吴晓波的《大败局》出了第二本了,估计不久就要出第三本了吧?

再说回到企业的历史问题。假设秦朝有个不特定的人叫张三,他生下儿子的概率是多大呢?我们假设是85%好了,这个不算过份吧?然后他的儿子也生下儿子的概率是多少呢?我们也假设是85%好了。如果设20年算一代,从秦朝到现在,经历了大约110代人,那么,到了现代,张三还存在后裔的概率大约是六十万分之一。另外,这中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磨难,疾病、战争、意外,都能随时中止这个张三的DNA传承'你能想像你生下了儿子,儿子又生下儿子,每一代都顺利的成长并生下儿子么?这个概率该有多低?但两千年过去了,我们的人数比起秦朝来,不知道多了多少倍'也就是说,这个不特定的人物张三,他在这么低的概率下,居然能够保持每一年都生儿子并且每一代都至少有一个儿子健康成长了。这究竟是他的实力最强,还是他仅仅是运气好而已?

同样的道理,文章列出的企业,号称都有140年以上的历史,那就是从进化论的角度,说明了这些企业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但是,这样的企业传承,跟这个不特定的人物张三相比,究竟有多少区别呢?可能有些企业本来经营得非常非常好,但战争或瘟疫一来,人财物全没了呢?运气、机遇、巧合,在这过程中的比例又占了多少?不考虑这些因素仅仅去谈他们为什么'成功',这是很缺乏说服力的。顺便吐糟一下,我们国内有百年历史以上历史的企业似乎很少,百年历史以上的家族企业就更少了,这让国内的管理学的研究者有时很是抓狂,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原因嘛,地球人都知道。

我再强调一次,我非常佩服作者的总结能力和科研精神,绝没有要贬低作者研究成果的意思,我只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设想:与其这样总结某个特定企业的企业文化问题,我们能不能不要去过分关注成功企业的辉煌,而是去挖掘更深层次原因,从更深层次的原因去探求企业成功的因素?

比如说,我们说米其林是杰出家族企业,我们能不能去探讨一下,他们的经营策略、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经营策略、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究竟是天生的(如创始人强加于企业的),还是后天生生成的(如公司内管理层、员工有意识地形成的)?当时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策略?那样的策略为什么能够成功?在什么样的内外部环境下,这种策略才能成功?现在环境是不是发生变化了?如果是,这种策略需要作出什么样的调整?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研究者在事后总结别人的成功要素,放放马后炮,那是相对而言容易的;只有在事前跟别人说如何去做才能取得成功,这才是研究的终极意义吧。



为您推荐

《五光十色:含氧盐矿物家族》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为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目标,在学科内容上,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知识领域,如文..

《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及诗人特丽 t 威廉斯(1955--)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将自己及其家族的经历、美国西部大盐湖及熊河鸟类保护基地的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用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将人..

《殊死较量:美国五大黑手党家族兴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美国政府和警方剿灭美国五大黑手党的艰难过程。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美国五大黑手党起源、发展和派系以及犯罪行为,重点描写了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安全不惜一切代价..

《绝命追杀:意大利黑手党家族》内容简介|作者

《眼睛家族笔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眼睛家族”具有敏锐的文化感受力和直指事物和事件本质的思想穿透力。《刀锋文丛:眼睛家族笔记》以“眼睛家族”特有的眼光和眼力对各种大众文化现象仰观俯察,笔锋所向不惑于众生乱相,不昧于文化浮云,力图以..

《山右中文学术丛书元代北方文学家族研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以元代北方文学家族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政治、社会、文化与文学等多角度探讨其价值。既有整体考察,从共性方面探讨北方文学家族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北方..

《神圣家族》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神圣家族》是梁鸿继《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之后的又一力作。◎ 《中国在梁庄》作者梁鸿又一力作,变换对中国乡村和城镇的“进入方式”◎ 现实和心灵、虚构和非虚构,梁鸿书写出一个复调的”乡土”◎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