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写的亲切,平实的感情,让人忍不住落下泪来。读到中途好几次都放下书来,委屈似的默默伤怀一会,心情平复了才又捧起书读。这样的体会不常有,也就很多年前读三毛写到失去荷西那段文字时才有。
在信息量如此大的时代,是很难为一件关乎别人的事情去喜怒哀乐太久的。《我们仨》也许不是。杨先生写和钱锺书先生年轻求学时经历的辛苦,后来写到他们的宝贝女儿圆圆出生后家里的喜乐,而就像杨先生所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这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又经历了各种'争斗',等到三口终于可以静心团聚的时候,女儿和丈夫又先后离开了人世,只剩下了她一个人,去思念仨。
也许是其中的某些场景,触动了漂泊游子的神经,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那些离别悲苦如同感同身受一般。
幼年我在姥姥姥爷身边长大,父母在外地工作偶尔得归,我调皮捣蛋而父母又望女成凤,难免在不听话的时候苛责。小时候不懂,总是觉得他们跟自己不亲,最亲最爱我的非姥姥姥爷莫属。直到长大离家千里不得归时,才理解当年父母的心情,而如今他们已经年老,自己却自私的为了所谓'理想'不能侍奉左右,还偶尔伸手'啃老'一番。
母亲总是在有事没事的时候流露出让我回家的意愿,而她也知道我自小执拗惯了,不撞南墙是断然不会回头的。每周六的一通电话,父亲应该是在电话旁听着,总也无话,而母亲也不知跟我聊什么无非是些家长里短。我想可能母亲也遗憾吧,在我年幼的时候不在身边,虽然让我成了独立自主的孩子,但也少了一份腻呼呼的亲昵,多半孩子需要母亲帮着做的事情,我自己就可以侍弄的很好了。
不知道是不是随着年岁大了,要成家立业为人母了,就越发的恋家想依偎在家人身边,变成孩童一般。可能也是因为渐渐了解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楚和恐慌。我自诩是没有经历过生死的。现在想来,因离老家太远和上学没见过几次却已去世的爷爷,心中总是遗憾,也就更加理解了少小离家的父亲。
杨先生书末有段'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的人生道路已经走到头了。'看了总是动容,我想还好我还年轻,对我重要的人都还在,珍惜当下还不算太晚。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