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创客运动在中国蓬勃兴起,各地陆续挂起了许多创客空间的牌子。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创客,值得我们深思。读了安德森的《创客:新工业革命》才发现,只有那些实实在在制造出了东西的创意者们,才能算得上是创客。也就是说,创业有可能是开网店,有可能是搞创意设计,有可能是做服务,但创客一定是要动手做出来东西的。在四川参观创客空间的时候,看到他们的墙壁上挂了一幅画并配着文字,说中国最早的创客就是鲁班,他富有创意,而且亲手制造了若干木器发明。所以,在标准的创客空间,如果说看不到电脑上闪现着源代码,看不到墙角堆放着各类简易的电子元器件,特别是没有一台像样的工业复印机和3D打印机,那这个创客空间的真实成分就是要打问号的。
为什么创客运动会兴起?一方面是富足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工厂生产的千篇一律的没有个性的工业品,更愿意尝试自己亲手制作。另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赋予了大众便捷的发明工具和生产工具。正如书中所讲:'不管是谁想到了某个新点子,都可以凭借某些软件代码(现在,甚至连编程都并非必须了,需要什么可以直接在网上求教)将想法转变成产品,无所谓专利。然后,轻轻敲击键盘,就能将产品'运送'到拥有数十亿潜在客户的全球市场上。'从'发明家'成为'企业家'的道路已经大大地缩短,甚至,完全不存在了。'
最早的创客可以追溯到DIY音乐的制作。当音乐制作的工具很便捷地存在于网络上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音乐创作了。音乐是这样,视频也是这样,到今天为止,网站上传的视频大多数并不是专业公司制作的,而是网民自己动手制作的。也就是说,创客从最容易复制传播的,也是最时尚的领域来起步。
而能让创客最终汇聚成一种时代的潮流,归根结底有四大原因:一个是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天涯若比邻'到今天才显得现实,创客们在网上就像是邻居一样,动起手来才这么方便。第二个是制造工具的小型化、便捷化,从国外一些创客的感言可以看到,类似淘宝这样的网站,其实成为了创客们工具和生产资料最便捷也是最便宜的来源地。第三是创意在网上的聚集与发散,很难想象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们可以为一个共同的创意在网上自发聚集,不约而同,密切协作,比大型工厂还井然有序。第四是蓬勃兴起的网络融资平台如在线众筹,也包括各类闻风而动的风投,让创客们的创意产品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支持。所以,今天中国在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不仅仅如此,我们应对创客运动的未来有清醒的认识,目前他们只是基于创意的小型制作与兴趣满足,但是在将来有可能颠覆大工厂时代的生产模式,那就是更加个性化,创意化。正在兴起的工业4.0与创客运动刚好合流,相得益彰,一批创客成为工业互联网研发平台上的开放研发人员。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大的企业纷纷推出了创客社区,也开放了自己的设计源代码。海尔集团已经开始转型,提出了人人都是CEO、员工创客化的口号。未来的工厂可能是这样的:产品是个性化的,设计是创客化的,生产是定制化的,制造是智能化的。由此,制造业受到的限制因素不再是劳动力价格的高低,而是创新是否活跃,这也就是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的一个基础。当然,我们对创客运动也不要急于求成,目前的创客制造还只是工厂的一小杯羹,就像电商只夺走了实体店的一部分份额,而且在将来也不可能是全部替代,而会融入工业4.0。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根据作者的观点,不在制造业领域引发质的改变,就不能算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目前的改进还停留在服务业层面。作者在书中的不同章节反复论述一个观点:信息革命要转向新工业革命,一定是以全民制造时代的到来为标志。但仅仅有制造能力还不能成为创客,创客更根本的标志又在于他是有创新的,而不是仅仅有设计和创意,创新一定是做一个创客的灵魂。
作者在书中还描绘了一幅未来的场景,那就是随着创客时代的到来,我们正在向新的家庭手工业转变。因为网络,因为新技术,个人再次拥有了控制生产资料的能力,能够进行自下而上的创业和分散式的创新,新的大众数字制造工具也将成为明天的'珍妮纺纱机'。由此,当生产工具可以如此轻松地获得时,当劳动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创意之旅时,那共产主义所描绘的自由时代是不是真的就要来临了?再看一看与创客运动几乎同时兴起的共享经济,当所有权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这个社会真的距离共产主义时代又走近了一步。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九日夜)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