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那些最有心得的干法 ——读稻盛和夫《干法》之二-《干法》书评

  稻盛和夫的《干法》虽然把工作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看得很重,也作为好的干法的前提,但依然认为到达彼岸还需要一些桥和船。他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总结出了一些独特的'干法'。

  企业经营的中坚是'愚钝'的人。作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悟到,能成就事业的人,不是那些'聪明'的人,而是那些'愚钝'的人。因为那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才,正因为他们聪明,成长很快,或许就会认为眼前的工作太平凡,呆在公司里大材小用了,于是不久就会辞职离去。而最终留在公司里的有用的,恰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头脑'迟钝'的人。这些人做起事来,'不知疲倦,孜孜以求,像一只蝗虫一样一寸一寸的前进,刻苦勤奋,一心一意,愚直地、诚实地、认真地、专业地努力工作',最终成为公司的栋梁,完全是靠坚持的力量。

  执行好短期计划比制定空洞的长期计划强。作者自己的公司从来都不建立长期计划,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够预见到永远的将来,这种话基本上都以'谎言'的结局而告终。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达到目标的过程太长,也就是说,设置的目标过于远大,往往在中途就会遭遇挫折。所以,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天;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年。京瓷自创业以来,只坚持做好一年的年度经营计划。这一点值得创业型企业借鉴。当然,一年的目标完成后,可以提出比上一年更高的目标,逐级进步。

  遇到危机最考验企业的团队。在遭遇困境的时候,最考验一个人的心智和品格。稻盛和夫坚持认为,遭遇失败和苦难的时候,不应牢骚满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验,坚持努力,一点点积累小小的,然而是确凿的成功,最后将逆境转化为顺境。哀大莫过于心死,没有心劲儿了,什么也不可能。所以,稻盛和夫认为,上进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真正的创造之门的秘诀。京瓷在发展的历程中经常遇到价格压得很低的情况,几乎没有办法挣到钱,他们不是抱怨,而是在自己的身上找空间,那就是研发技术,降低成本,这种苛求逼他们不断研发出新的产品,他们回过头来还要感谢那些逼他们降低利润空间的大企业。

  适当的外行加入是必要的。稻盛和夫不反对外行管内行,他认为外行没有先人观念,不拘于既成的习惯、惯例,总能自由发挥,这是向新事物挑战时最大的优点。如果再补上一句的话,外行管内行,首先是基于哲学上的普遍真理是相似的这一原理,否则就很难理解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却可以从事同样的创新型工作,所有具体化的事情在哲学上抽象出来的规律是相似的;其次,在思维模式上没有思维定势的影响,反而容易实现创新。

  一个团队,既要有乐观派也要有悲观拍。作者认为,可以让乐观派来创意,让悲观派或谨慎派来做规划,而遇到问题时要始终保持乐观。也可以概括为,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如果再对照这些年一些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就会发现同样的现象存在。比如在阿里巴巴最困难的时候,马云依然不断'吹牛',让大家多想想有几百万、几千万怎么花的问题,这种乐观的情绪对团队的士气很有帮助。

  核心竞争力一定在于创新。在创造发明上,稻盛和夫有着和任正非类似的'无人区'理论,而且稻盛和夫的企业路径与任正非也类似,就是坚决地走技术创新之路。反观联想,在柳传志一派取得执掌权之后,就丢掉了技术创新的灵魂,从此成为电脑的组装厂。如何应对技术创新的'无人区'?稻盛和夫打了一个比方,所谓技术创新,所谓发明创造,就像没有指南针的小船,航行于漆黑的大海之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面上,要保持正确的方向,要顺利到达目的地,所必需的就是对工作的强烈的愿望。稻盛和夫也看中持续性改进的力量,他认为即使是平凡简单的工作,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其实这个道理可以通过指数增长的理论来论证,哪怕是每天只有1%的增长,只要连续保持,就会形成指数增长,到达一定的时间段就会达到很高的增长量。在重大突破性创新不大可能的情况下,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实现小步前进,积小胜为大胜。

  企业负责人的人生观将影响整个企业。让成功持续的所谓'干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私',就是抱着无私之心去工作、去做事。特别是作为企业的负责者,一个当上了企业的负责人,虽然可怜,但已经不允许再回到自己个人了,必须彻底地排除自己的私心杂念。而且必须让广大的员工看到这种无私的状态,员工们才会想'我就跟定这个人了','如果是为他的话,我愿意拼命干'。经营者自己堂堂正正,问心无愧,就可以严格要求员工。而且稻盛和夫认为,即使企业经营好了,自己有钱了,也不能奢侈,一旦奢侈就会傲慢。花几万日元吃一顿饭对于他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他感到害怕,因为他担心自己养成沉溺于奢侈的习性,那种每晚都大肆挥霍、享用高价菜肴却能心安理得的心理让他感觉很害怕。

  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理念。在中国今天非常流行的阿米巴经营模式,稻盛和夫也多次提到,这是由哲学推动的意识改革,他改变了官僚主义的企业文化,让每位员工都主动地努力,这才是其中的奥妙。如果把阿米巴模式简介看做一套,硬邦邦的管理制度,生搬硬套,那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〇一七年四月十四至十五日)



为您推荐

一切的秩序都会打乱,回归根本。-《股市套中人》书评

' 这本书写的很真实很细腻,很切合股市套中人的这个题目。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亲人都在股市十几年,也听说过很多关于炒股发生的故事。这本书。我想有经历过股市的人一定会有深深的共鸣。书中主人公选择辞..

《数字经济》读后感-《数字经济》书评

  《数字经济》一书是由腾讯研究院出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一所)战略支持的关于数字经济的一本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读物。腾讯是中国BAT三巨头中的T,它所提供的微信平台对中国..

县域电商的第二阶段做什么? ——汪向东、杨倩主编《第三只眼看县域电商》札记之二-《第三只眼看县域电商》书评

  万事开头难。2013年兴起的县域电商运动,到今年已经四个年头了,从最初的三个典型案例到后来的所谓'八大模式'还是'十大模式'出炉,再到后来一系列县域电商案例图书的陆续推出和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式的县..

未遂的理念-《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书评

企业经营实现“云管理”,人人都是自己的CEO-《云管理2.0》书评

  2015 年,互联网的风越吹越猛,似乎已经容得下全世界的'猪'。这个时期,每个人手拿PPT,满嘴idea,似乎都看到了一块无限丰厚的蛋糕。   但风口是给少数看明白时代变迁的人准备的。所以,尽管无数的创业家..

塘约道路的启示与反思 ——读王宏甲《塘约道路》-《塘约道路》书评

  最近,几位研究三农的朋友先后推荐我读一读《塘约道路》。于是,我及时打开这本书,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口气读完。读完之后,感觉到一种深深的震撼,真不知道在贵州这样贫穷的山区,用几年时间竟然打造出一个..

刻在骨子里的神灵-《信仰的本能:人类宗教进化史》书评

  尼古拉斯'韦德的'人类进化三部曲'中文版,终于出齐了。它们是'《黎明之前:基因技术颠覆人类进化史》、《天生的烦恼:基因、种族与人类历史》,和眼下您手里这本《信仰的本能:人类宗教进化史》。   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