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玩笑话是这样说的,要看哪一个行业景气不景气,就要看哪一个行业的美女多不多。如果说这几年行业的美女景气指数,那么创投行业绝对是一流的,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眼看着一批美女纷纷加入创投行列,不乏像出身于中央电视台等大平台的'大家闺秀'。中国恍然间像华尔街一样,进入了创投的时代。
有专家解释,为什么中国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再像十年前那样再推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为什么可以忍受经济增长的底线思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正在处于新旧动能的转换期,值得期待却又必须忍耐。与十年前的情况相比,中国经济还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推动力量,那就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在今天,中国已经有近万家创投机构,管理着超过8万亿元的资产,他们在全国甚至在世界飞奔,寻找那些好的创新创业项目。这些创投力量的存在,让创新的种子有了更加蓬勃生长的可能,中国经济潜在的创新优势得以全面释放,这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底气。
读《中国创投简史》,从一九八几年开始,中国创投事业就开始起步,但和众多改革的新事物一样,在初期总是步履蹒跚。不过,总有那样一些开拓者,在艰难的荒漠里面播种,打造出一条绿色长廊,开辟出最初的沙漠绿洲,一旦到时机成熟,便星星之火开始燎原之势。特别是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的推出,让中国创投事业有了完整的循环体系,给了创投更多的退出机制,整个创投事业因此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在创投事业发展中,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甚至是悲壮的故事,今天读来让人感动又感慨。
回顾中国创投的历史,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脉络:从学习外国开始,走向独立自主发展。先是外国人到中国投项目,到后来中国人跟着外国人投中国项目,再慢慢的由以外国人投资为主向以中国人自己投资为主转变,到今天中国创投以投资中国为主兼顾投资海外。在这一历程中,中国创投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亦步亦趋到自信满满。
创投潮的出现,让新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良性的循环:得到创投的企业迅速发展,创投的资金迅速变现并获得高额回报,然后重新投入到创投事业,投资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企业,这就像滚雪球一样。许多创投机构在几年间管理的资产就从几个亿增长到几百个亿,这种速度是惊人的,创投事业的回报也同样是可观的,带来的经济创新发展效果更是十分明显的。
中国创投事业也走过了以前期的大基金、外国基金为主,到今天的大基金为母基金,各类小基金、专业性基金为主体的基金群,创投事业的生态日益完备。
在老创投不断扩大规模成为令人震惊的投资大鳄时,一批新生代的创投者与新基金也风起云涌,迅速打出让人赞叹创投组合拳,为整个创投事业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创投事业还值得称道的是,那些接受过创业投资的企业家,最后在企业做大以后,也变成了新的投资者,把风投作为资产增值与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从而为风投事业的发展添上了一把大火。阿里巴巴是这样,腾讯是这样,小米、京东也是这样。
在创投事业的发展中,可贵的是'国家队'没有旁观,深圳的创投,上海的创投,江苏的创投,都有国家队的强大支持,到了后来一些'国家队'干脆自己也直接撸起袖子做创投,这种精神是值得称赞的,尤其是深创投成绩斐然。
还有以联想为代表的一批早期民营企业,在企业还需要资金的情况下,依然拿出不多的可用家底,成立创投机构,去寻找和投资创业项目,展现出了敏锐的时代感。到今天,投资已经成为联想集团重要的业务板块和收入来源。
从目前中国创投事业的发展来看,总体可以用'方兴未艾'这个词来形容,还有更多的基金正在加速成立,还有更多的基金规模在迅速扩张,也出现大量基金在逐渐激烈的竞争中分化,有的迅速成为巨无霸,而有的也面临清盘、合并。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在某一个大的领域或者几个专业领域同时投资的创投基金,今天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有的甚至提出了不熟不做的理念,这种专业化有利于在某一个领域深度耕耘,培养出更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基金退出的思路也在转变,出现了一批'陪你到永远的'长期投资持有现象,既给创新创业企业增添了发展的底气,也让创投基金得到了持续的回报。中国的创投,还出现由机构间的合作向有钱人的众筹游戏过渡的趋势,往往一个新的投资基金靠着你50万他100万众筹,竟然几天光景就能筹措几个亿。这种全民创投的狂欢,对创投事业起着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
虽然创投就是一个典型的舶来品,但是从来不用担心这些外国人的东西在中国的命运,只要是适合的,就能迅速被做得很大,并逐渐中国化。因为,我们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人口、超级互联网应用群体和超级创新创业浪潮,最后中国的创投事业可能要超过西方原产地,有可能会像体育上的乒乓球,互联网上的各类应用。到那时,中国的创投事业将不仅加速中国的创新创业,也将会成为促进世界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
(二〇一八年五月二日夜)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