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三-《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书评
中国的对外贸易源远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对外贸易,甚至可以追溯到'丝绸之路'。然后由于近现代时期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导致了中国许多贸易管辖权的丧失。并且在军阀割据之下,国内统一市场难以形成,正常的对外贸易也难以建立起来。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面对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还是有设置贸易限制或贸易保护措施,寄希望于这些措施能够逐步恢复本国经济。
总而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历史,是一个从比较自由的奢侈品贸易到近似禁止性的对外贸易,又从禁止性贸易到被迫实行门户开放的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在贸易政策上,中国不具备一个经济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政策理论指导。但是,经济的落后不仅在于经济发展水平本身的落后,还在于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的落后。因此在经济发展到定阶段时,一个国家选择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是非常关键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拥有对中国绝大部分国境的海关管辖权。与此同时,中国的关税以及进口的调节政策也在逐步演进,总的方向是对外贸易政策在调整商品进出口中的作用在逐步加强。
从1950年1月,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宣布了我国独立自主的保护关税政策,到《决定》中提出了我国制定关税税则的六项原则,再到改革开放后对于对外贸易政策的系列调整,可以看出我国是个高度保护贸易的国家,它正在经历一个贸易自由化的过程。
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经历了从属于计划经济到作为市场经济中调节商品进出口的重要政策杠杆的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外贸政策要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以及为了完成外贸政策的日标而必须选择适当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
中国制定的对外贸易政策的总体日标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主要是寻求政治上的独立:在经济的恢复期,我们希望通过有计划按比例的原则发展国民经济,使国民经济有一个超 常规的发展速度,因而贸易服从于超常规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我们的比较优势和其他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另一个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其效果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事情。这种政策效果包括财政效果,保护本国工业的效果和经济发展的效果三个方面。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外贸易政策对贸易的规模、进出口的变动以及商品的进口结构都有明显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非常快的,50年间,它从一个起点很低的水平。上升到居世界第八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贸的依赖性逐步增强,因而外贸对整体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故制定正确的适合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