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溃败,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但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朱维铮先生对此有异议,他认为是腐败导致挨打。当然,必须承认,清政府到了鸦片战争时期确实已经腐败透顶,不过战争输了,首当其冲还是实力不济;为什么实力不济,腐败丛生。但是,用一句大道理概括这么沉痛的历史,让后来者总是很难有更深刻的感受,所以历史还是要还原到事实,然后道理自现。
最近几年,我陆续读了一些关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有关鸦片战争的书籍,朱维铮、茅海建等中国学者致力于对史实的梳理和披露,给人一个明显的感觉:清帝国已经朽木不可雕也,不亡都没有道理。但后来,韩毓海教授批评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写法,因为他们首先认定了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然后从落后倒推材料的收集,而不是整理材料推出结论。
直到去年,我阅读了英国人蓝诗玲写的《鸦片战争》才感觉更加全面一些,因为在此前,好多的研究者倾向于落后的清帝国是该打的,而且鸦片战争是贸易战争而非一般的侵略战争。显然,这样一些观点差不多都是中了西方历史观的邪,帮着英国人去美化历史!试想,怎么我都挨打了,还要感谢别人不成?蓝诗玲则在开篇即说:不要再美化鸦片战争了,那就是一场罪恶的、为着非法贸易而发起的侵略战争!不过,也必须承认清帝国那时真的很糟糕,只能输掉战争。
为什么鸦片战争会输?当然是自身落后了,打不过人家。比如现在披露的史料,往往一场战争下来,英国军队只损失几个人,而清军则成千上万的死去、溃败。大刀长矛与新式火炮长枪根本不在一个等量级。所以,一败再败,耗费了大量白银,征调了大量军队之后,当英国人的军舰开到长江上,可能要切断帝国的粮饷通道时,皇上终于屈服了。在这期间,皇上的反复无常、官员的欺上瞒下、军队的腐败无能都让人心如死灰。
然而除了这些再没有可以检讨的吗?从《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展现的资料可以看出,还有几条值得检讨的地方。
首推'不知己,亦不知彼'。即使开明的林则徐对洋人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更不说其他封闭无知的官吏,而皇上更是被蒙在鼓里。所以,在开战之前清政府并不知道洋人有多厉害,也不知道自己有多落后,一到开战,溃不成军又不敢如实上报,于是在谎言中,皇上一次又一次误判了战争的进程,直到最后如梦初醒。如果说早知我们这么落后,而洋人那么强大,或许战争就不会如此发生,清政府的落后是被别人打出来的,而不是靠自知之明感觉出来的!而相比之下,英国人则显得知己知彼,对清帝国了如指掌,从皇上到大臣、从军队到吏治看得一清二楚。这样的战争,结果还需要什么猜测?!
还必须关注的是,老百姓可怕的冷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补给线的军队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假如英军一上岸就遭遇了坚清壁野,那战争的局面也许还有波折。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英国人惊讶的发现,虽然处于交战状态,而大清的子民们却依然十分自然的与外来军队做着生意,这种行为及时地弥补了他们战争急需的食物等必须物资。在整个鸦片战争中,似乎只有广州的三元里是个例外,因为英国人刨开了村民的祖坟找乐子,并对村民做出了侵犯行为,因此他们必须遭到迎头痛击。然而,在大多数地区战争似乎与老百姓无关,冷漠处之,这可以说大大增强了英国侵略者的底气,也让大清的军队更加不堪一击。
更要命的是,那僵化的体制困住了大清君臣,根本无法突破。皇帝看起来高高在上,但实际权力分散,只有生杀予夺一项权力。为了不激怒皇帝,大臣们只好察言观色,欺上瞒下也就自然而然。一旦出了问题,往往没有人敢挺身而出说实话,直至捅出大篓子。根据资料显示,连林则徐的折子也不能全说实话,更不要说其他人。皇帝要做出什么改变时,却又被各类祖制束缚,再加上大臣本身就不愿做出改变,于是只好悻悻作罢。就这样,帝国一天一天的在僵化的机制中消沉,直至被惊醒的一刻。遗憾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只是想赔点银子了事,哪里想真正的开放和改变,于是就有了失去的二十年,直至被第二次鸦片战争敲打到坐起来,才揉着眼睛看世界,开始了洋务运动的自救。
鸦片战争过去170年了,历史的镜像俨然已经有些模糊,但还好历史的资料可以让我们重新观察当时的情形。在战争开始不久,当时就有一家《观众》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对华战争》的文章,文中写道'他们在尽一切可能掩盖真相,但'鸦片战争'(The Opium War)这个名词会在历史上流传下去。。。。。。'。1842年2月出版的《战争与和平》一书中,美国人威廉'杰直接批判这场战争是'玷污了英国历史的最可耻最可恨的战争'。由于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赢得战争的英国人从此开始洗涮历史。可是到了今天,我们作为受害者,反倒对战争的真实面目有些模糊,这能不可笑和让人担心吗?战争换来的惨痛教训更应时时作为对今人的警醒。不忘历史,是为了今天和明天更好!这才是历史的功效。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