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性、社會、自由-《欲望的都市》书评

 

 243、性、社會、自由

' ' ' ' 2019年元旦前一天,也許迎新的間隔,讀完了這本書。

  「key word」:'性社會'、'社核'、'社心'、'心社'。

  '性社會',這個詞有點不妥,也許'社會'性'更妥?但是,'社會'性'這個詞不倫不類,不能準確表達我的理解或說我的讀後感。'不妥'在哪裏呢?首先,'性社會'是對社會的貶低;其次,社會主要還是'非性'爲主;再次,社會的起始本身就是'去性化'的結果。

  我的理解是:'性'是社會的'内核'之一或'原核'社核',此詞來源於'地核'之意。

  '社心'和'心社'都是類似'社核'的意思,只不過表達上更接近'社會化'。

  以上提到的'性'都是時下語境裏的意思,即:性欲。

  '欲',社會發展原動力。'性欲'就是以'性'為基礎的發展原動力。這就是符合'核'的部分意義。'社核'就是把這種原動力嫁接到社會上。

  性欲是動物本能,它原本是人的'本能'需要;社會的進步,'性欲'被限制在家庭裏,這肯定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直到今天'家庭'仍然是社會的基本細胞'這裏面當然主要包括'性行爲',這是有利於人類的繁衍發展。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類文化的發展,'性欲'被文明為'性愛'。文明是文明了,'性欲'被文明'掩蓋'了,以至於今天成爲所謂的'道德'問題。

  性與社會的關係,不能完全隔離,不僅不能,而且是'原核'的東西。現代語境下的人類發展用文明的視角來推動,卻把'性欲'抛給了動物的本能。'智人'似乎已經脫離了動物的本性,不可否認的是:性,這個字到處可見,比分:社會性、科學性。(我已經多層次談過語言的問題,今天免了)

  當把'性'看成'性愛'時,社會就可以'後退'一步去挖掘自己的歷史。在現代社會有一種迎合'民主、自由'的潮流。'民主'是國家社會的;'自由'是個人的。改變不了現實的社會,回溯歷史去刨根問底,觸及到了'性'的問題;又被社會所不齒,爲了個人的自由,有的人特別是作家(文藝工作者)就不顧或不得不對'性愛'之類的事情與社會理論一番或想象一下,由於性的問題趨於同一那麽回事,所以,又會映射到社會,不管怎麽折騰都是'性'的問題!你懂的?

  具體到社會的'性'問題,不算是個問題,因爲它是個社會問題。因爲'性'被社會太過封閉自己了,有時候覺得'性'其實很豐富的,其實它絕對簡單。至於說'性'豐富,那是因爲它被社會化。至於說'都市',那更是具體化的。

  「補充」性,一個'心'旁,一個'生'字;好像自古以來就是這麽寫著的。可理解成'由心而生'的意思。這個'意思'顯然是眾人的意思,也就是'性行爲'之後(那時候可能沒有今天這麽羞澀)被人們交流社會化定義為'心生',也許曾是大文化現象,是文明的一大步;也許是今天'性愛'的古代表述。

  題目的'自由'沒有什麽注脚,僅僅是一個傳承的格式。

  張海勤 2019年1月1日1310與廣州

' '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任何形式侵權、違者必究」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欲望的世界:从欲望能量的转化到自我人格的形成:Ⅴ:欲望与人格心理学》内容

内容简介1.这是一本用来重新塑造自我人格的书。人格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变量,没有定数,没有定式。这就意味着,你每天的人格都处在各种各样的变化当中,而这种变化的根源是什么?本书以物理学的观照视角,揭示了每个人自我人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