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人为什么会犯错?-《发生认识论原理》书评

  256、人为什么会犯错?

'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為何總有匪夷所思?

  一:踩著前人足跡並規避之,漏洞百出?另:創新,獲得新的東西,產生遐想,釋放潛能。

  形式。

  歸於前人的經驗。現在叫理論。

  一個匪夷所思的事情,老百姓搖搖頭:他腦袋'壞'了?在我們老家有俗話:把一個人一出生叫'落草'。一個人一出生就'落'在了既有的社會中,社會就開始塑造他,馬克思說'現實性,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婴儿儿童期,然后等一個人脫離教育系統,一般都進入了社會,也就是有了相對獨立性,這時候他所受的教育,也就是這之前的他'已經相對成型的他,開始有了自己的主動選擇並與此時的他的環境開始了雙向互動'输入输出。

  大概在經過那麼十年二十年,也就是中年人,按照我們的社會一般都開始'頂天立地'了。這時候一個人就更加注重自己的輸出並一味索取為主。同時,也可能為社會/家庭做出更多,並成為頂梁柱。

  大概說這麼兩個階段,一個人就變成了'形式'。反過頭來,你會發現,這個'形式'的人,他首先有主觀能動性很強,然後,他在社會中獲得了相對的自由;另外,可以解讀為,他的形式更普遍,他可以與社會互動的內容更豐富。再同時,這個形式就更接近於現實,這個年齡的人就更認為他所具有的形式就更像是現實,而這種現實反過來又會強化他的形式;而如果,他此時豐富的社會活動增加了邪惡的東西或者他沉浸在自己的邪惡念頭了,他就會駕馭這種形式,這種他認為是現實的形式'把它當成是現實存在而利用或采取行動,'實際上,他此時已經是'病'了。可是,由於他的形式基本上看不出變化,所以,街坊鄰居就覺得他很正常/沒覺得他不正常,這種恒常的狀態進一步強化了他的新形式,不斷演繹他的新形式,強化其結構,終於有一天他從外人看來的正常人做出了匪夷所思的事情。

  思維。

  從微觀粒子到生物進化、醫學生理、人格、社會,逐層形成一個人的思維。

  雖然思維是由這些客觀存在形成的,但是,思維的本質卻是矢量性的。根據上一段的後半段的解釋,可以大概知道思維是怎麼形成的?但是,沒有說是怎麼發生的?

  也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所謂的真理、數量、平衡等等,他們是如何被確信的?對應本題目,也就是壞事是在什麼情況下被確信可以去做的?(大多時候是掩耳盜鈴/甚至刻舟求劍)。

  對於'形式'這一段,'發生'顯然早於形式的存在,也就是形式形成的過程。我們都知道,社會歸根結底是人的社會,一切的一切離不開人對這一切的感知和參與以及人為構建。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實踐-理論-再實踐的循環往複,顯然,這個循環要循環下去,必須得到人們的認可,否則,有人會阻撓。要想不阻攔,就必須讓所有的或大部分人覺得有道理,結合'形式'那一段,也就是必須把'新形式'強化好,然後才進入下一段。對於一個人來說,他覺得舒服,也就是已經相對成型的他感到符合他本人的所確信;對於社會來說,也就是社會思維來說,客觀存在的社會行為符合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規範。當然,這是主流,另外還有枝枝葉葉,也有反身抽象。

  通過這一段你可以發現,通過人自身作為介質,原先的你和客觀世界就交互作用於你的心理,影響你的思維。而此時的你懸浮在原先的你和自身外部環境的交叉線上,與此同時,你逐漸從你自己被拉扯到與客觀環境互動的傾向並把自己從純粹的自己扒拉出來形成一個交叉的介質,這就是所謂的真理存在的實體'也就是你自己,此時此刻的你雖被交叉線彈著,卻是脫離純粹自我又沒有完全屬於社會人的真理的化身'此時此刻的你的身心與純粹的自我和客觀環境你認為合乎邏輯,並且讓你確信這一切都是和諧圓滿的。

  以上,可以說是一根筋(一次思維)的形成過程,當然,客觀情況遠非如此單一簡單。

  這個思維交叉線上的你實際上就是你的思維,這個被交叉線形成的你的思維模式,成為一種你的心理工具,會經常使用或習慣性表現,這就是你的性格,這種性格並非靜止的,而是具有探索未來你的活動空間的工具性功能。此時此刻的你,有了新思維也就像有了新的形式一樣,又開始運營脫離稚氣並探索周邊環境的矢量性思維'逐渐建构了自己的未来倾向。

  從一个人的形式上反複演練就以為是現實、思維的反複使用就覺得是科學,科學與現實的結合就覺得行為沒問題。不論是形式還是思維,當其相對成熟的時候,就有了相對自由,其活動內容就豐富起來了,特別是你沉浸在自己的小確幸之中時,就容易犯錯誤。

  【小知識】

' ' ' ' 量/數

' ' ' ' 基本上被認為是客觀實體的關系組合,這個'量',我們知道有'量詞'一說,也就是表示單位個體的意思;另外還有'數量'的意思,也就是組成一事物的多少。所以,這個'量'很接近實體的意思。結合量與數,我們就知道很多事情回溯到最原始的數與量的關系就是客觀存在與人的主觀認知的互動的原初關系,所以,很多事情離不開數學的計算,甚至是奠基於數量關系。

'

  张海勤 2020-8-7,周五1935於廣州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图片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与学的统一-一种认识论分析》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来亿万中国人民的重要历史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以下简称“理论课教学”)是引导这一历史活动的重要途径。坚持教与学的统一是加强和改进理论课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