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农业的形成与启示 ——《许倬云说美国》札记之一-《许倬云说美国》书评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总会把复杂的现象进行简单的概括,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概念化的误区。比如说美国农业,我们一向概括为大农场模式。但仔细追究起来,其内部也分为不同类型,而其形成的历史更是相当复杂。《许倬云说美国》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大农业的形成进行了梳理,很有借鉴意义。

  简单的说,一部美国大农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欧洲移民不断向西扩展,侵占印第安人农地的过程,同时也是资本不断渗透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东部海岸自给自足家庭建立、中西部资本化大农场扩张、南方农奴庄园形成与西南部果蔬农场开拓等四个历史阶段,并形成不尽相同的经营模式。

  第一阶段:欧洲登陆居民建立家庭农场

  首批登陆美国大陆的欧洲居民,普遍建立的是自给自足的家庭农场,一切的模板均复制于原来的欧洲。一般的情况是,一个家庭占有一小块土地,采取多元经营,养乳牛供给牛奶、乳制品;种植一些谷类,满足家用;养殖火鸡、猪、羊,提供肉食;在宅边种植一些瓜果、蔬菜,同时在附近林地和田野采集浆果或其他果实。这是一种完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营有很多类似,可以不需要市场。而且,美国早期小农家庭的独立性,也是这个新兴国家人民强调自主、自由的背景之一。

  但由于后来美国逐渐推进的城镇化,这种小农家庭生产的物品,可以供给城镇居民的需求,形成一种城乡结合的经济形态。我们在美国看到的社区支持农业,其实就是小镇居民与当地农庄的结合,周末的农夫集市也是熙熙攘攘。但中国引进社区支持农业之后,却成为大城市白领与城外农民的结合,距离太远而成本又高,而我们小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大体还没有达到这种地步。所以,模仿是要有现实土壤的,否则就可能异化或食洋不化。

  第二阶段:中西部资本化大农场扩张

  英法战争以后,英国取得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控制权,一些垦拓公司在取得殖民政权发出的开垦执照后,招募来自欧洲的失业移民或是穷户,进入中西部平原,大规模开发土地,形成了大农经营的形态。

  在开垦的过程中,出现了企业化、规模化的大型现代农场,但经营往往是单一化的农产品,有的是牧场,有的是小麦、玉米大农场,农场的工人常常是被雇佣的长工或者零工,虽然经营不尽是市场化,但已经具备了资本主义经营的组织化,最终成为整个美国大市场的一环。这种大农场模式有明显的内陆土地规划特征,道路是四方形的,每一段街道的长度或者公路之间的距离,都是根据各地移民自己带来的规格形成制度。

  由于经营规模太大,就需要集体分工,特别是需要机械作为工具。如此以来,农村生活不能只有农夫,还必须有生产生活配套,如机械修理铺、能源供应站等,农村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就逐渐发展起来,超越了传统农业的概念,是一种农业的工业化形态,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息息相关。

  第三阶段:南方农奴庄园形成

  美国南部农场的开垦,是在美国以很低的价格获得法国的新路易安娜之后,普遍建立以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大农场,最鲜明的特点是大量雇佣黑奴,农场自主经营,集生产生活为一体。

  与美国中西部大农场以单一经营完全融入大市场不一样,美国南部大农庄不仅能够生产经济作物,为庄园的主人谋取市场利益,而且庄园本身也能够生产所有的生活资料,包括食物和衣服。所以,整个大农庄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生产生活共同体。其经营方式和中西部也不一样,庄园的主人等于一个公司的主人和管理阶层,根据成本和利润原则,决定经营的方式和生产的种类。

  为了发展北美的农业,从16世纪到19世纪,有3000多万非洲人被掠夺为奴隶,其中在运送过程中至少有一半人丧命。这些黑奴贸易的出资者是犹太人,执行者是葡萄牙人,购买者是英国和法国殖民地的白人农场。这些南方的黑奴劳力,完全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分工的一环,被视为会说话的牲口,地位十分低下。

  第四阶段:西南部果蔬农场开拓

  美国的西南部是以雪水灌溉、果树生产为主的农业体系,有比较完整的产后处理加工配套。这里的生产形态也是大规模农业,每一行果树都是数百米的长度,一行一行整齐排列,耕种和灌溉都依仗机械,只有采摘、保鲜、包装等环节需要人工处理,所以就形成了季节性的劳动力需求,从而催生了墨西哥或者加勒比海地区季节性农场工的形成,但是这些人工作很不稳定,收入非常微薄,生活没有保障,就是我们常说的黑劳工,今天美国大概有200万人左右。

  由于这种规模化经营和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对美国西南部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山体植被、土壤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山火蔓延、地震频率增加都是其后果。

  美国大农业形成的特殊因素

  美国现代大农业之所以能够形成,与其优良的自然禀赋是分不开的。美国中西部是世间罕有的富庶大平原,气候比欧亚草原温暖湿润,也比黄河流域平坦,土质松弛也易于耕作。而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耕地却非常少,而且大部分农地质量不高。

  美国向西开垦的过程,也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略过程,这更是不可复制的。最开始当地的印第安人还没有防范之心,但后来白人反客为主,明火执仗抢夺,印第安人当然不是对手,或死或逃。而且殖民地还以英王的名义,将大片未开垦的土地低价开放售卖,大概每亩一英镑,更是典型的强盗逻辑。

  美国农业向西推进,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就是劳动力能够源源不断地供给。同期欧洲许多地方出现秩序混乱,生产萎缩,大批失业农民正好成为美国可以吸纳的劳动力,不需要签证,不需要护照,带上一些基本的劳动工具或就近购买,就可以向西开进。像1845年爱尔兰马铃薯危机催生百万饥民来美国求生,构成今天美国人口的重要来源。还有一些欧洲新兴教派的信徒,有组织地进入了美国,建立自己的家园。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还引发一批人口通过东南亚转往美国,要么开洗衣店和从事手工业,要么从事铁路劳工,并付出巨大的牺牲。由于华人的工资要求很低,工作又勤快,让当地白人感受到了竞争压力,开始抑制华人,最终上升为排华法案。

  美国大农业的不良后果

  美国的大农业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比如美国中西部,秋冬之际大风一起,会刮走大量的表土,每年都必须耕作更深一层,有人预言美国中西部将在一两百年后变为沙漠。同时,大规模机械化也配套着农药、化肥的大量投入,'绿色革命'大量使用杀虫剂导致鸟类急剧减少,商业化育种导致农作物品种逐渐减少,肥料的过量使用也在破坏土壤结构的同时,形成了农产品的不安全因素。

  美国大农业的兴起也是一场人文灾难。美国的西南方本来是西班牙人的疆域,但更早的时候约2/3左右的美洲印第安人生活在墨西哥湾。白人的到来,无情地毁灭了这些新大陆原住民文化的遗存,也毁灭了他们的文字。留下来非常稀少的原住民,也和西班牙后裔形成了混血人种。

  最让人愤愤不平的是,所谓美国大农业的形成其实就是白人掠夺印第安原住民家园,利用非裔黑人和拉丁语系劳工作为劳力,大规模剥削低价劳力的恶劣过程。美国的开拓是人类值得骄傲的成绩,也是充满人吃人现象的罪恶。

  美国大农业的启示

  农业规模化,必然要以良好的自然禀赋为前提,美国大农业正是这样,地广人稀,土壤肥沃,又可以赤裸裸地抢夺。而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居多的国家而言,注定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农业规模化,也没有办法实现大农场。这些年对美国大农业的歌颂不断式微,也是基于大国小农的无情现实。

  农业规模化,必然伴随着资本化和市场化。以大量资本、劳动力来支持农地规模化的经营,同时以大市场来消化规模化农场的大量产品。在中国人均一亩三分地的情况下。只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在人口持续流出农业的同时吸纳工业积累的资本反哺农业,缓步推进农业经营适度规模化。而且也不可能强迫农民退出土地,还需要科学推进土地流转。

  农业规模化,必然带来机械化和生产生活服务业的配套。这样就改变了原始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形态,农民更像是一个现代化的经营者,而不是传统的农夫;农业也是工业化支撑的农业,而不是传统的农业;村庄也因为这些生产生活配套业的形成,与原始的田园牧歌农庄形成明显的差异,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城镇。美国农民虽然只有200万,但背后支撑他们的农业服务业人口却有1500万,更不要说那几百万的黑劳工。所以,乡村振兴要特别注重发展农村生产生活配套服务业,这是重要支撑。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五日语音写就并校订)



为您推荐

《《抱云堂艺思录》读书札记100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青年学者彭庆阳创作的100篇对《抱云堂艺思录》的读书札记, 《抱云堂艺思录》为言恭达先生从艺四十载以来的有关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生活哲学、处世哲学以及名族情怀等方面的心得记录。 书籍特色..

《米书临习札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所列米芾帖,是经过精心筛选后整理出来的。按照楷书、行楷书、行书、行草书、草书的顺序排列,法帖内容一般是按照其性质、创作背景、书法特点等方面来叙述,以期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路径。 书籍特色作者简介刘安..

《米力生活札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米力生活札记》台湾杂货创作家米力将设计与diy融为一体,手把手教你创造温馨生活的n个小情调。作为一个热爱美食,热爱旅行,热生活,热爱diy的杂货爱好者,米力教你轻松制造浪漫的生活情调,一篇篇图文并茂生动可爱的..

《以设计之名-Prince的产品造型设计手绘札记》内容简介|作者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电影书写札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法国著名电影导演罗贝尔 布列松的*著作,写作跨度长达二十五年,既是他的工作日记,又是一束思想火花,集中展示了其独特的电影观。书中另有大量布列松对文学和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的思考,有助于读者从另一个..

《慢慢天明-曹利群音乐札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顾圣婴的遗嘱,顾高地的遗嘱,一份我们未曾得见,一份始终没有实现。不知道这被背叛的遗嘱,还会不会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被背叛的遗嘱》 带着诸多不利,朱晓玫这双受难的手却和心灵一道上路了。1966年初夏到1967年..

《我们一起拍片!:安杰伊·瓦伊达导演札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伊·瓦伊达写给年轻电影人的拍片指南。瓦伊达凭借数十年创作经验,通过梳理一部影片从无到有的过程,提炼出极具操作性的实战心得,诸如在剧本阶段发掘故事、构建情节、使人物可信的要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