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抽取了108条稻盛和夫认同的成功法则进行集中解读,其观点并不是重新提出的,已分别在《活法》《干法》等书中体现。虽然此前也读了几本稻盛和夫的作品,一些观点也已经熟悉,但再读还是有新的启示。
比如说选择吃苦和享受快乐的问题,如果不选择吃苦的话,一个人就会贪图安逸,就会很容易意志消沉;但是如果老是吃苦,让学习、工作和人生成为很痛苦的事情,不能带来愉悦,那也很难坚持。所以,要享受工作,享受学习,享受每一次进步带来的喜悦,也包括进行分享和适当庆祝。一个人既不能当好逸恶劳的享乐主,也绝对不能作苦行僧,苦乐要融合在一起。
作者提出,人在迷茫的时候要选择较为艰苦的道路,或许看起来是绕了远路,也似乎是一条又苦又累的路,但这才是真真切切将我们带往目的地的道路。不过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人往往没有这种选择的勇气,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反击也就少有上演,避重就轻的选择最终变为一种消极的妥协。
本书也讲到了坚持的问题,但与大家所讲的坚持就是看中目标、咬牙坚持、死嗑到底不同,本书认为坚持绝对不是低水平的重复,而是每天在坚持中有新的进步,如此方能在一定的坚持之后实现个人工作和事业的提升,最终走向成功,否则坚持就是徒劳的。而事实是,我们许多人确实是在重复低水平的坚持,或者说只是一种维持而已,那么距离成功依然是遥远的。同时,坚持也意味着,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否则也会距离成功老差那么一点点。
作者始终坚持工作的完美主义。我们经常讲,要做就做最好,但是作者认为,只要有比较,就会有最好,而这种最好事实上并不是真的最好,只有追求完美才是真正的最好。所以,京瓷在产品质量的把控上不允许99分,必须100分,唯有如此才能卓尔不群,真正在市场上赢得客户。事实上,我们许多的工作确实努力了,但最后总是差那么一点,或者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90分与80多分相比,是高了几分,但绝对不够出众,距离完美依然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想度过充实的人生,选择一般有两个,要么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要么喜欢上自己的工作,但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往往少之又少,更多的人需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这种喜欢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工作中的投入和在其中取得的成就感带来的。许多的时候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因为从来都不愿意那么投入,也从来没有做到真的投入,也对工作中的任何进步没有感觉。作者感慨到,一个人拼命工作、克服苦难后获得的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财富,但是今天年轻人厌恶工作的风气日盛,原因就是他们并不了解工作的成就感和喜悦。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工作的快乐催生完美的工作,但在我们许多的人眼里,却只有痛苦,一个不明白工作意义的人肯定不会喜欢工作,也就很难体会到这种喜悦和成功的人生。
作者非常看重一个领导人的理想主义,认为具有远大的理想目标,才能够领导一个团队走得更远,这也是许多企业都提出美好的发展愿景和许多企业家都情怀满满、描绘伟大目标的重要原因,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聚集更多的人,激励他们长久地奋斗。但仅有理想主义还是不够的,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将影响着大家为这个理想而奋斗的状态,他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必须道德上无可挑剔,行动上始终引领大家,以完美的人格赢得尊重。
作者不认为聪明辩才是领导者的优秀品质,认为这是第三等的资质,同时也认为日本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颓废现象,与大量启用这种第三等资质的领导人有重要关系,第一等的领导人应该是沉稳厚重。然而,西方的选举制度必然会选择这样的聪明辩才式领导,那些沉稳厚重的人根本不是公众想象中的理想领导人形象。关于这一点,《娱乐至死》这本书曾经就电视辩论诞生以来美国领导人的选举倾向进行过科学分析,没有良好的外在形象、一流的口才,根本赢得不了电视辩论,也缺少社会认可的公众形象,真正的才能却少人关注。
归根结底,稻盛和夫心目中的成事之法就是:心怀强烈而纯粹的利他愿望,以燃烧般的热情,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最后成就伟业。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八日夜语音初写,四月六日夜改定)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