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影响下的文学史书写-《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书评
如果说耿德华的《被冷落的缪斯》一书有什么独创性的话,也许就是对'沦陷区'这一独特的地理区域以及'1937~1945'这个非常时期的时间段的选取上。迄今为止,无论在中国大陆还是在国外的汉学界,虽然抗日时期的沦陷区中个别作家已经在历史的尘封中一一被挖掘了出来,他们的文学成就也得到了学界的公认,并且对沦陷区的文学研究也逐步地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但是对沦陷区整个宏观的、整体的文学史的梳理和书写的专著还是寥寥无几。我所知道的现在对抗日时期的沦陷区的研究最著名的也许就是由钱理群先生主编的《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在1998年出版。但是说是'研究'有些托大,因为毕竟还没有进入到文学史理论方面的建构、思考和书写,仅仅停留在了单纯地对文学作品梳理以及彰显未明的作家的挖掘上等。所以当我看到了由耿德华书写的《被冷落的缪斯》出版的时候,在意外之中有些莫名的惊喜。
但是,也许是我的惊喜太早了一些,等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却不免有些稍微的失望。在我看来,这本所谓的沦陷区的文学史的书写所选取的角度有些狭隘,比如,单纯地以'浪漫主义'的写作为主线,主要叙述了浪漫主义的写作在现实中的张扬、变更以及到最后的衰落。这样的视角虽然显得十分的独特,但是显然落入了一种捉襟见肘的境遇。无可否认,中国的新文学以来,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方式的写作,新文学的发展历程也就是在现实主义的写作的主线中,来回地穿插了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通俗主义的分支。虽然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重写文学史运动'已成功地使中国的内地的文学批评从过去的政治-阶级型话语转向了文化-审美型话语,文学研究摆脱了强制性的政治理念规范,获得了更为自由和宽松的空间',但是,这种新型的定位并不能改变新文学的发展史中依然是现实主义的写作是主流。事实就是如此,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现实主义都是人类审美方式的主要接受方式。在学者郑树森多年西方小说理论的研究中,无论浪漫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他们都是现实主义的一种,尽管有时候是曲折的、扭曲的现实主义。而耿德华在进行《被冷落的缪斯》一书的书写的时候,选取浪漫主义的视角,对一些作家以及作品进行文本的细读和分析,生生地纳入浪漫主义的框架的时候,不免有些生硬和强词夺理。
文:思 郁
出处:中国图书商报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