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独秀和胡适,鲁迅曾有一段著名的比喻,我拿过来比附另外两个人。
原话是这么说的:'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地关着门,门上贴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忽(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侧着头想一想。'
引这话或许不恰当,但是我读杨恒均,读熊培云,前者流水汤汤,但是图穷匕首见;后者旌旗猎猎,然而万马齐喑究可哀。确实是一个读出了胡适,一个读出了陈独秀。
自刘瑜挟《民主的细节》走红以来,庙堂坊间一时热议民主,但是无论怎么讲民主,基本都言必称欧美,人必称苏格拉底、托克维尔。而杨恒均是有意另辟蹊径,开讲匹夫民主之先河,他走的是胡适的路子,胡适说:'为你个人争取自由,就是为国家争取自由。'
相比于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和《自由在高处》的登高一呼,粉丝无数,杨恒均这本《黑眼睛看世界》,则有一点实至而名不归。作为一个有着多年海外生活经验的人,他不谈理念,不讲主义,不提欧洲,不言美国,而是说自己的经历、家庭,他讲的是一个人的民主。
但杨恒均的不足,是他点太多,线不足,所以连不成面,啰嗦有余而又犀利不足,读了一时一地或有大悟之感,读多了才知道只是一时之悟,任督二脉不通,何谈功力?不过他的用意不在宇宙,而是苍蝇,拳拳之心在于告诉你当民主到来时,不要做一个旁观者。
既然要说杨恒均,也应该拉上熊培云。自去年的《重新发现社会》,到今年的《自由在高处》,熊培云一时俨然五四的接班人,新启蒙时代的思想祭酒,人望无数,赞誉无数。
熊培云的优点在于,他能把苏格拉底、托克维尔、阿伦特与《小王子》、《蝴蝶与潜水钟》以及'小时候松紧带上别着的铅笔'、'巴黎大学的雪'共冶于一炉,他能把政治的东西、思想的东西文学化,读起来唇齿留香,'是上帝给我们中文世界的礼物',就连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也'恨不得重回小学,对自己的文学功底、人文社会科学推倒重来'。
但是熊培云致命的问题也在于这一点,民主一旦讲成了心灵鸡汤,也就只满足于字面了,能明其心却害其志。熊培云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读他的书,你基本读不到熊培云说了什么,你读到的俯拾皆是熊培云在转述别人说了什么,在这一点上,他与早几年先他而红的思想界兄弟们许知远、梁文道不相上下。我佩服他们的博闻强识和勇气,却羞谈于其创见和深度。
丘吉尔说,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这个意义上讲,我宁愿失去一本《重新发现社会》,也不愿失去一个熊培云,书易写而人难成,独立思想更难。
所以读久了熊培云,你不妨读读杨恒均;读久了杨恒均,也不妨看看熊培云。漫步云端可以俯视大地,奔跑大地能够仰望云端。但是在看遍云端和大地之后,我仍不满足。
熊培云也好,杨恒均也罢,介绍主义,授人以渔,都是好事情。但我一直觉得,中国的民主缺的还不全是这些。我更关心的,是在欧美的主义和理念基础上,在90年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今天的知识分子能对先贤的理论补充些什么?能对当下的民众启蒙些什么?毕竟在光明中拉开灯不算什么本事,在一片黑暗中找到火烛以达黎明,才是伟大之处。
2010年,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获奖无数,好评无数,一时风头无两,新启蒙还没到来,熊培云俨然祭酒加身。但是读完书,你会发现这起因于两点,一是这个年代的好书太少了;二是我们对好书的标准降低了。所以熊培云获奖无数,让我有点悲观。还是尚红科说得好,思想要沉淀,非有两三年功力不足以磨一本书,出版也应以两年一本为宜,不然学问做不扎实,读者也消化不透。我们不要学术上的走马灯,我们要的是思想上的马蹄疾。
中国知识分子们,更是越老越写得不像话,年轻时打得了江山,年老时丢掉了自己。与之相反,西方则是人越老越值钱,越登堂奥之妙,重回江山重骑马,不为仇雠不为恩。中国人原也是可以的,但是1949年之后丢掉了,到现在也没有谁捡起来,也没有谁能捡起来。
所以杨恒均、熊培云们讲民主,不要越讲越没有底气,越讲越形而上学,越老越不像话,要接上1949年之前的传统,跟上几百年前西方先贤的梦,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才能抬起头。
来自: 新知青 (思想就是家)
刊于2011年第34期《新民周刊》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