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涨价啦,农民收入问题随着通胀问题摆到了桌面上。8亿农民的腰包何时能鼓起来?先来分析一下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价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可能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不算低,美国反而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也就是说,美国生产的农产品价格可能比中国的相应产品价格还低。主要原因是美国人的主食不是如中国的种植类产品,而是养殖类产品,美国种植类农业由于地多人少,价格很低,以致于前几年利用部分农产品去做能源转换。中国的种植类农业地少人多,在我老家一般农村的人均可耕面积大概在1亩多,2、3个人的家庭可耕面积3亩地左右,换季多品种种植的话家庭收入每年6000元,一亩地的种植收入大概2000元,按每亩地的种植收入来看,可能并不是很低,但为什么农民收入低呢,是因为人均可耕面积很少造成的,减少农村人口可以增加人均耕地,城市化推进可以减少农村人口,但也会带来可耕面积的减少,农村人均可耕面积的大幅提高估计应该是在总体人口呈现大幅下降,城市人口减少而更容易容纳农村人口,农村人口转换为城市人口的速度加快,农村人均可耕面积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也大幅得到提高,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可能在本世纪中下页。除此之外,单纯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保证农民收入,会引发其他产品价格的连锁反应,造成价格传导作用,比货币型价格通胀更具破坏性,因为随着货币型通胀的是收入的相应提高,而因人均可耕面积的极少造成的收入较少,而用价格来提高收入,会将价格传导至其他生活必需品。而这种价格的增长对农民无益,因为大米的价格肯定涨不过其他产品,农民的收入增长一点,那么你的其他支出可能比你的收入增长更快,造成相对收入更低。美国农民的种植效率很低,而地多,没有发挥生产效率,中国农民的种植效率其实很高,地少,无法发挥生产效率,其实美国农民种植中国人吃的大米,而中国农民养殖美国人吃的牛肉,可能双方的收入都将得到很大的提高,而粮食价格不会提高的很快,只是会提到粮食安全问题。如此一来,在人均可耕面积极少的现状下,超水平应用每亩地的价值,在现有技术下,可能农民收入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是个问题,其答案可能需要袁隆平院士们来解答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