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文学的代表与意义-《用欣赏的眼光看待80后》书评

  国内研究80后文学的权威专家江冰教授认为:'80后'这个称呼最先出于何处,有待考证,但其所以迅速成为超出文学范畴进入社会视野的代际标志,却是与下述几个原因有关:

  1.现代大众媒体强有力的广泛传播,信息加速流动,流动中促成变化;

  2.文化转型期的作用,市场化、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中国人的意识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比如网络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全面进入;

  4.文化消费与商业炒作的作用;

  5.'80后'这一代人自身的文化差异特征强烈程度远远超过70后、60后,并出现某种文化断裂迹象,表现在文学中也有观念方式全新的明显趋向。

  恰恰因为此种'断裂','80后'代际差异凸现,带动了全社会对于'50后'、'60后'、'70后'的指称流行,其实这里也就蕴含了人们对于'代沟'的关注与认同。

  然而,在我看来,文学研究领域的'80后',仍然与社会广泛使用的'80后'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小于社会流行概念的,并非简单的指称1980'1989年出生的一代人,而是有如下的几个限定词:

  1.指出生并成长于大都市的青年人,即城市里的'80后';

  2.一般指出生于中产阶层以上,相对富裕家庭的独生子女,即独生子女的'80后';

  3.具有现代消费观念,融入时尚生活的青年人,体现出都市消费文化的精神,即现代消费的'80后';

  4.乐于接受新媒体,在网络空间中自由穿行的青年人,因此1984年至1989年出生的'80后',因为他们的青春期与1999年开始在中国大陆普及的互联网保持完全同步,即新媒体的'80后'。

  第1点是'80后'的一条清晰界限,它似乎一下推开了出生于农村的广大青年,但我以为无论是作为'后现代文化',还是'全球化'浪潮的产物,农村'80后'由于还处在温饱生存线上,他们即使已经进入城市,仍然在城乡徘徊的心态上与父辈没有太大的区别,更勿论某种文化承传上的'断裂'。因此'大都市'就是一个迅速缩小范围的圈定,为何是'大都市'呢?主要是考虑独生子女人群、富裕收入家庭、消费文化与新媒体空间唯有大都市才具备存在的前提。目前,世界通行的贫富悬殊已经不仅仅放在物质财富的衡量上,同时也将标准定在对信息占有与消费的富有与匮乏上,在网络时代和数字化的世界里,我所说的大都市的、独生子女的'80后'显然是'信息富裕者'的一群人。这也是'80后'文学得以生存的特殊的'历史语境'。

  '八零后作家 韩寒

  目前绝大多数80后作家依然处在学艺期,生活积淀的增多、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文学修养的提高,是写作升华的关键。虽然80后文学正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到主流文坛的确认,《花城》、《上海文学》《人民文学》等主流刊物已发表他们的大量作品,但文学毕竟应有其特殊的质地和要求,不能降低对他们这一代的评价标准。这时,对80后来说,文学自上的演练与高下之分,需要的既有才力,更有定力,而沉寂、思考、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以为,对传统历史文化、时代精神、当下社会心理、基本的理论等等的了解与掌握是必要的,因为这些是促使有效的写作资源形成的重要因素。在诱惑丛生的当下,谁能保持必要的独立和清醒,能够不断地超越、否定自己,维系内心的一份纯净,将文学创作进行到底,谁便能真正地傲立文坛。

  '80后'不是一个文学概念,是一个市场与商业炒做出来的概念。自己被不被笼络到这个概念之下无所谓,真正的文学不是以年代划分的。一个作家,他不乐意自己被划入任何一个流派,因为作家追求艺术性的独一无二。划分流派,圈定概念是评论家或者出版商愿意做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对他们都有利。前者是学术上的方便,后者则是经济上的利益趋势。、

  '80后'主要文本:韩寒《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郭敬明代表作《幻城》、《小时代》。张悦然 《樱桃之远》。泽婴 《荼縻》、孙睿《草样年华》、春树 《北京娃娃》、林星《永久醉》、王茂《吸血儿女》、《情人的季节》、王朝东《流浪的小孩》《王艺轩诗选》、 骆烨《问题学生》。

  马教授认为,80后现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市场化、文化化的一种表现,是适应青少年阅读需求,在外部商业资本(传媒、出版)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学创作现象,是借助小读者和小作者的互动进行偶像化市场造势和炒作的文化现象。80后创作,可以上溯到上海《萌芽》杂志创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他们一方面适应新的环境下小读者对于文学创作、欣赏的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用中学生的高考情结和教育弊端,与一些著名高校达成协议,在大赛中表现优异的小作者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录取,从而极大地吸引了中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引起传媒、家长以至社会的普遍关注。

  新概念作文大赛也确实涌现出一些有天分、有个性、有创造力的小作家。由于他们的作品率真、原态地记录了部分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情感特征,适应了他们的阅读需求和心理,个性十足,抒发了他们自己的心声,例如高考的压力、青春的困惑等等,说出了自己心里话,在阅读中得到宣泄,受到广泛的推崇和喜爱。一些敏锐的出版社和书商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市场和商机,全力打造这样一批青春写手、作家,导致80后创作大量出现,一些小说的销量竟逾百万册。由于新概念作文大赛、80后创作在社会上掀起的巨大影响,媒体也热烈地关注、参与其中,不断为80后创作造势、炒作。通过对此的运作,许多涉猎其中的传媒影响力剧增,而他们的宣传、造势,又为80后文学的创作、作家的名誉提高、作品的销售推波助澜,相得益彰。

  对于80后创作,马相武的评价中肯而客观。他认为,从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发行量来看,80后创作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是,这种巨大的影响与其说是因为其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不如说是抓住了青少年读者们的阅读心理。80后作品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主要反映在语言层面上富有艺术性,个性十足,同时其细腻、逼真的心理、情感变化,也有十分可取之处。,80后小说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个需求,当然,其价值取向还是有很大争议的,也许争议并未充分展开,现在是大家都愿意表现宽容的年代。

  马相武肯定80后创作的积极一面,同时也指出了80后创作的一些弊端。一方面由于书商、出版集团要在短时间内出书、获取利润,所以会要求作家在短时间内交稿。有很有限的工作期限;另外,在版税、稿费以及创作名望的推动下,作者们有时候也希望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创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质量有时难以保证,部分作品的创作立意源于出版集团的策划,容易造成作者个体写作行为失范。另一方面,由于小作家、小作者们并没有受到专业的写作训练,结构上不免松散;同时,由于年龄、经历,其社会阅历、文化积淀不深,也难以写出较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情节、人物塑造上稍显单薄,而且有雷同的现象。同时,标榜率真很好,但率真、抒情多了,难免沦为矫情,真实便失真了。语言上追求自由纵情,但是有的也很粗糙草率。

  青年读者对于80后创作的喜爱与推崇,也反映了一代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文化以及生存状态。马相武形象地指出,80后创作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是'我们写我们',后一个'我们'是指8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也就是青少年群体;前一个我们则是指80后作家们,也就是用青年的手,来写青年的事。这是区别于'他们写我们'的,这里的他们,是指那些先一代的专业作家们。相对于'他们写我们','我们写我们'显然更加容易为'我们'所接受,受'我们'的推崇。

  然而,'我们写我们',与'他们写我们'相比,尽管的确更加率真、更加贴近青年生活,也更能反映青少年呼声,但是由于这些'我们'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并不丰厚充实,往往显得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作品的深度有限,难以对青少年青春时期的心理、情感变化作一客观、理智的分析,题材的筛选上难免良莠不齐,某些作品过于暴露、夸大青春期的困惑、迷惘,甚至还有一些赤裸裸的性描写,很容易对身心尚不成熟、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不利的引导和指向,这也是马相武所深感忧虑的。

  沉湎于文字的赤裸狂欢,在安静的夜晚异常亢奋,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过黎明!在熙攘嘈杂的环境中,无法真正宁静地写作;在虚热、浮躁和追捧中'

  这一群人,闹哄哄地走向了文学的殿堂,但是活在尴尬里,活在阴影里,活在文学丧失它纯粹性的危机中!这就是所谓的'80后'。

  80后代表作电视剧《奋斗》这是一部描述大学毕业生闯荡社会的作品,讲述三对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面对社会现实与校园...面对人生的挣扎与奋斗。



为您推荐

《边缘的眼光-出版三思录》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这部集子,是先有了副标题,继而苦思冥想,才安了正标题。   副题很明确。“出版三思录”,谈的都是出版方面的问题。而且都不是随意而谈,是一思,再思,三思,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自信还算有一点儿新意,真意,有几篇甚至还..

《相见时.愿好生看待》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一本书,了解散文大家周作人的闲闲情趣 闲话平凡人生的悦乐与悲哀 在不完美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 说人情物理 讲中庸之道 为每个孤独的寻路人带来心灵的慰藉 不只是周作人的生活美学 更有凌厉浮躁的杂文..

正确看待短线技术!-《决战牛市:急速获利秘籍》书评

  短线之所以受大众欢迎,是因为暴利,这也是人的本性的表现。   在证券市场中淘金,没有一些必要的经验以至技术,终究是要交学费的。但若是一味迷信经验与技术,你也铁定要交学费!市场中各种操作手法,各种..

使投资变得更有眼光-《全面解读巴菲特》书评

如何看待人生-《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书评

心灵之间、眼神之间遽然相碰,会碰出美丽的火花,这是开不败的花朵。是的,邂逅是人生秘藏中珍品。   爱心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植物,要获得她真正的称呼,常常要等到迭经磨难的震击与掀荡之后;而一旦霭然长成,她..

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索罗斯-《索罗斯论全球化》书评

在市场经济时代,价格波动难以避免,商品和金融产品的价格暴涨暴跌,是要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市场力量和非市场力量都在影响价格走势。但是,客观上,都好像是有一个操纵者'有形之手或无形之手。我提出过一个观点:..

眼光-《冷门里,有戏》书评

眼光,是这部书的特点,作者是干什么的,似乎无关紧要,关键是写出的书让读者思索。燕升从当初投身冷清的传统品种,到十几年后依然坚守寂寞清苦,对他个人而言知识一种难得的选择,对广大戏迷而言,则是幸运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