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从我们手中的手机说起-《一千年的志气》书评
有手机的读者,请您先别急着关机,也不必急着设定为静音震动模式。
请您把手机放在手上仔细瞧瞧。
怎么看,这也是一台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产品吧?就这样一部小小的不起眼的机器,它的本事不仅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电话,而是集家用电脑、数码相机和电视多种功能于一身,近来它甚至开始被用来代替现金或信用卡了。人们都在说,年复一年,手机不但变得越来越薄,而且越来越轻巧。在不远的将来的某一天,手机肯定会变得跟名片一般大小。
如果我告诉您,在这样一部手机里面,凝聚着许多创业100年以上可称之为'老字号'日本企业的智慧,您会怎么想?坦率地说,如果没有日本这些'老字号'企业的零部件和技术,我们现在根本无法用手机接打电话。而且,手机的外形款式也会跟现在截然不同。
例如,手机折叠弯曲的部位,就应用了日本京都一家公司的技术。这家公司本来是专门制造金箔的,有着长达300年的悠久历史。除此之外,这家公司还成功地研发出屏蔽手机电磁波,防止外泄辐射的银涂料和实现手机内部配线主板小型化的零部件。
您的手机一定有来电振动提示的功能,对吧?那是因为手机里面有一个必不可缺的特殊微型电刷。制造它的技术则来自位于东京日本桥的一家公司,而该公司100多年前创业时只是一家银号。
手机液晶板里嵌有很多微型反光镜,它的制作技术来自日本静冈县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在明治时代(1868~1911年)只是一家从事生产销售灯具和梳妆台的公司。
手机的心脏是石英晶体振荡器。一台手机,无论在极度严寒的冰天雪地或者炙热灼人的沙漠地带,若想都能照常使用,就离不开日本神奈川某家老店企业开发并拥有世界专利的石英晶体振荡器。甚至连世界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的产品里面,采用的也是同一种震荡器。如果没有该公司生产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全世界所有的手机都无法使用。这样说其实一点也不夸张。顺便提一句,二战中日本军舰和战斗机所载无线通话机,也是由这家公司生产制造的。
类似事例,远远不止这些。
由于手机不断的更新换代,大批废弃不用的手机堆积如山。坐落在日本东北秋田县山里的一家公司,专门从这些'垃圾山'中提取回收金银一类的贵金属。该公司自明治时代起一直经营铜矿,后来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山区铜矿关闭以后,将从铜矿中提炼铜的技术应用到贵金属的回收事业上来了。废弃成堆的手机垃圾,现在只要有3.5吨,就可以提炼出1公斤重的金条。
以上列举的日本企业,无一例外都是有着百年创业史的名副其实的'老字号'企业。
也许这样说并不过分:正是那些容易被人误认为'老朽'的老字号企业,在背后坚实地支撑着手机这样一个集现代'新'的精髓于一身的产品。
创业百年以上的日本老字号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其实不仅限于手机,日常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只是我们没有留意到这一点罢了。
那么,前言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我将带领您去破解未知的日本老字号企业的秘密。
老字号企业的五个共同点
下面将前文中所见的老字号企业的共通之处,归纳为以下五点:
第一点,尽管同族经营为数不少,但绝不任人唯亲。只要对企业生存发展有利,不惜从外人中选拔优秀人才。像林原集团公司那样以研发为宗旨的企业,可谓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同族经营的优点。
第二点,过去都能够柔软而灵活地顺应时代的嬗变。以手机为例,除了在手机壳的表面上应用有古代来自外国的金箔技术以外,还有振动来电显示功能、百折不断的折叠部位以及堪称手机心脏、负责收发信号的人造水晶里面,无一不凝聚着老字号企业的智慧。
电脑打印机、各种磁卡以及传真机等的墨盒里面,使用了孟加拉红氧化铁和天然蜡的老店素材,这些事实无一不雄辩地证明了老字号企业的生存适应能力。
提起老店老企业,总有一种'静'的感觉。说得好听点儿是'沉稳不动',说的难听则是'停滞不前'或'固步自封'。实际上,老店企业是一种既灵活又善于应变的'动'的组织。
第三点,顺应时代不断创造新产品,同时经久不渝地恪守传统家业。因自来墨毛笔名声大震的吴竹公司锲而不舍地在培养制墨工匠,勇心酿酒公司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大米精华中提炼出种种热销商品,同时还在一步一个脚印地酿造清酒。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不必什么都跟利益直接接轨,有的东西绝对不能让步!在此,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世代传承下来的坚定不渝的意志。
勇心酿酒公司的德山孝总经理这样说,'企业的生存,不可缺少伟大的伦理和理念。'
第四点,各自要'安分'。例如,像棉被大厂商西川产业(1566年创业)那样,将'严禁从事投机或类似行业'视为家规。
'我们从来不炒股。靠干本行向社会做贡献。我们的理念是:若反其道而行之,必定夭折。'(西川甚五郎会长)不少老店企业的经营者都这样说。多亏了遵守了严禁投机的家训,才没有因为泡沫经济时期伸手去炒股炒地而深受重创。
在拓宽事业方面也是同样。不管是过去搞提灯和梳妆台制造的村上开明堂成了日本第一大生产汽车后视镜的厂商,还是祖传家业为金箔制造的蚊谷产业进化为以烫箔为主打产品的大厂家,同样都是从老本行延伸出来的。
'千万不可认为能赚钱就走旁门左道。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能说出为何做这门生意的理由。糊里糊涂地做生意,绝对做砸!'蚊谷产业的蚊谷八郎总裁这样说道。
第五点,老字号企业实践了日本鸟取环境大学校长、哲学家加藤尚武先生所说的'平民百姓的正义'。
也就是说,买家和卖家都以公正和信赖为交易的基础。人类在向往着计划经济这项通向未来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弊病也变得越加显著。故加藤先生认为,只有坚持培养'平民百姓的正义',此外人生的生存之道别无他选。
这种'平民百姓的正义',不正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日本老字号企业的血管里吗?
忽然间,我想起山梨县甲府市一家名叫'吉字屋'的创业约440年的老店,年轻店主的话语回响在我的耳畔。
吉字屋是自武田信玄叱咤风云的时代传承下来的油盐批发商。著名浮世绘作品《东海道五十三景》的作者安藤广重曾经一度借宿在此。这家老店近年来已将事业拓展到太阳能发电上来。年逾40的少东家高野总一郎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真让人匪夷所思啊,经营得不错的老店,都有三世同堂的经验。'
'我从不记得父母说过要让我继承家业的话。但是话说回来,我自己好像也没去认真考虑过自己究竟想干些什么。要是父母同意我放手干,我最终也会回到这个家里来的。'
这一点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至关重要。也就是说,日本足球代表队的中田英寿想要'寻找自己',高野先生那样的老店继承人完全没必要也跟着去做。要证明自己,也不必像同辈的年轻人那样去郁闷去烦恼。
'我自己甚至觉得,继承是一种文化。即便父辈没有让我继承家业的意思,三世同堂或几辈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看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婶婶们的身影长大成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朝着继承家业的方向发展。我们有这样一种文化。最近我开始认为,老店发挥了这种文化的机能。'
人经常被看作是遗传基因的'载体'。其实,人也是文化的'载体'。谈论老店企业的时候,经常有人使用'企业的DNA'这样的说法,这里的'DNA'不正是跟'文化'意思等同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等于说,我们跟老店企业发挥了同样的作用,即从家族和社会接受一种叫文化的基因,然后再让未来的子孙把它传承下去。
是的,所谓的老店企业,正是我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