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货点法
在40年代,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为了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
时段式MRP。到60年代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运算成为可能。于是人们提出了MRP理论,即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闭环MRP。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的理论范畴也得到了发展,在70年代为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发展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以及采购作业计划理论。MRPII理论。8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MRP的各子系统也得到了统一,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子系统。于是发展了MRPII理论,即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
ERP的产生
到了90年代,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80年代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随之逐步发展成为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90年代初(1991)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GroupInc)首先提出了ERP的概念报告。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更有效地运作。衡量企业运作效率,目前管理者最常用的四个判断工具为: 基础信息,如资金信息:现金流量和财务比率等;
生产信息,如成本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总体利润等;
能力信息,如企业相对于竞争者的专长和弱点;
资源分配信息,包括资源和人力等。
在引入ERP之前,企业内信息的交流大部分是通过纸张的传递。尽管有的企业已经存在这样那样的网络系统,但人们还是习惯于通过有形的文件来传达信息。这是因为企业内的各个系统各自为政、互相割裂的缘故。ERP正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应运而生的。它将组织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有机地集成起来,共同运作。如今ERP已经广泛流行起来,在世界范围内,ERP/MRPII的供应商主要有SAP、ORACLE、BAAN和Peoplesoft几家大公司,其中尤以SAP公司的SAPR/3风头为盛。
业务流程重组和机构重组
ERP是面向工作流的,它实现了信息的最小冗余和最大共享。传统需要几个步骤或几个部门来完成的任务,在实施ERP系统之后可能只需要一次便能完成了。因此企业要让ERP系统发挥作用,有必要在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方面进行重组,以使之符合ERP的实施要求。ERP强调对企业管理的事前控制能力,把设计、制造、销售、运输、仓储和人力资源、工作环境、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作业,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可事前控制的有机整体。ERP系统将上述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它的核心是管理企业现有资源,合理调配和准确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提供一套能够对产品质量、市场变化、客户满意度等关键问题进行实时分析、判断的决策支持系统。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