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中国心绞痛》书评

  这本书是张鸣近年来时评的合集。

  所谓时评,应时而生,一旦时过境迁,文章的效用即失。严格来说,时评只囿于当时,本不应传之千古。但奇怪的是,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千古绝唱中,却有太多的时评在。翻开《古文观止》,可谓比比皆是,不禁令人深思:是我们的历史一直在原地踏步,很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呢?还是文人道统本身,存在着某些误区?

  毫无疑问,两者的原因都是存在的。

  翻开张鸣先生的这本书,从题材到写法,很多其实与古相通,那里面所涉及的话题多为常识,在今天本不应出现。但遗憾的是,仍有太多荒唐,横亘于我们的生活中,太多本不应费唇舌与大脑的东西,不得不再度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一切只是换了说法,却没有本质的改变,生活耽误了文章之道,也伤害了斯文。不知后世看这些的文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一代的文人如此缺乏创造力,以至于不断踵武前人话题,绝无创造?也许,他们不能理解其中的缘由,反倒是好事,说明他们不再为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所烦恼了。

  文字是受造物,事实证明,它很难脱离时代的限制。当时代需要发声时,它只有充当工具。张鸣先生的文笔未必洗练,但难得的是痛快二字,因为痛得深沉,所以快得淋漓,那份痛快中,自有中国文人千载传承的风骨在,读张先生的文章,虽有似曾相识的遗恨,却感觉这世界仍然有希望,真理良知依然嘹亮之慨,这,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好装饰。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请命',这是宋代大儒张载的话,如今这心在绞痛,但立的真诚仍在。然而,总怀疑这'立心'未必可作为解决之道,否则千年的前仆后继,为何成果如此之少?面对现代化的大潮,靠传统的道德砥砺、自我修养、忠诚与入世,真的有意义吗?为天地立的这颗心,曾不免于暗弱、腐朽、落后与麻木的凋落,难道,我们真的要仰仗它走向未来?

  读书以为沉痛,以为存在的证据,以证明血仍未冷,这,或可算是本书最大的价值了吧。

  读家:唐山

  北京晨报http://www.morningpost.com.cn/bjcb/html/2010-07/18/content_38962.htm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书目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信息大量电子化后,传统的图书受到挑战,现代生活方式的大量开掘,也令传统的文化接受形式有些黯然。图书,曾雄霸天下的文化产品,如今也在现代商品的冲击下有些危然自立。然而,确信者自当确信,无论人类怎样使用高科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