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遗址保护与民生建设和谐共生-《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以西安大遗址群的制度创新为例》书评

 
   近几年来,为落实国务院批准的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西安在大遗址保护的实践中,通过'规划景观环境以提升资源价值'、'调整产业结构以置换人文空间'、'利用经济发展以反馈文化传播'、'增加公共产品以保证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大遗址保护与民生建设和谐共生的新路径。

  ' 以人为本,是西安大遗址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8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内文物专家共同倡议,发表了代表世界大遗址保护最新成果的《大遗址保护西安共识》,提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加强环境整治,改善城乡生态,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品质,让全社会共享保护成果,是大遗址保护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在陕西省委、西安市委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大遗址保护实现了'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的完美结合。

  ' 与时俱进,实现了大遗址保护的理论突破。目前国际文化遗址保护强调最多的是原真性原则,西安大遗址保护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从符合特性、遵从传统等方面实现了大遗址保护的理论突破。根据西方国家的古建筑多是石质结构、不易破损、保存时间长,我国大部分古建筑都是土木、砖木结构,易破损,保存时间短的不同特点,西安在大遗址保护实践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恢复大遗址地标性标识,进行直观、形象地展示;把遗址本体和周边环境共同纳入保护范围、实施整体保护。同时,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还遵从我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注重遗址的整体风格、人文环境与象征意义,有效保护了遗址本体,改善了遗址周边环境,凸显了遗址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和人文环境。

  ' 因地制宜,形成了以大遗址保护促进民生改善的有益探索。近年来,西安在大遗址保护方面因地制宜,对不同的遗址采取不同的保护模式。主要有: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代表的国家公园模式;以西安城墙景区和曲江池遗址公园为代表的市民公园模式;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代表的民营投资模式;以汉杜陵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退耕还林模式,将遗址环境保护、生态景观建设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西安丰富了文化'看点'、提升了文化'亮点'、破解了文化'难点'、改变了游客过去'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习惯,解决了文化遗址保护利用中长期存在的'有说头、没看头;有看头、没品头'的难题。2010年西安旅游接待量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实现了遗址保护与提升生活质量的良性互动。

  ' 改革创新,制定了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大遗址保护涉及人口调控、征地、移民、拆迁、环境整治、土地利用、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在运作模式上同样必须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一是政府主导。大遗址具有'不可逆性',其保护属于文化事业范畴。如果完全走市场,难免走偏;仅靠文物部门,也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统筹各方力量。如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西安市就成立了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统筹负责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的组织领导和决策协调。二是社会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大遗址保护的合力。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过程中,就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等部门和机构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三是市场运作。以大明宫遗址保护为例,成立了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遗址区保护改造的投融资主体。同时,在拆迁安置中,向社会公开招标,引入运营商,真正做到了村民、运营商、国家'三受益'、'三满意'。



为您推荐

《河南濒危曲种声腔艺术传承保护研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以河南濒危曲种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音调特点、句式结构、艺术风格、审美趣味、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探讨不同濒危曲种的源流派别、体裁形式、地域分布、题材内容、传承方式等;揭示河南濒危曲种的审美价值..

《时光之魅-欧洲四国的建筑和城镇保护》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论述了自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建筑和城镇保护的理念、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图景。上篇对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四个欧洲国家的建筑和城镇保护历程、流派、理论和实践做系统论述、阐释和对比。下篇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文集:冯骥才文化保护话语(精装)》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冯骥才先生关于文化转型、文化抢救、文化保护的几乎全部经典文字,涉及城市改造、古村落、唐卡、木版年画、节日民俗、传承人等,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冯骥才先生多年来从事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中的所思..

《线型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简介|作者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新视野·文化遗产保护论丛”的一本,作者单霁翔先生系故宫博物院院长,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对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路。本书将..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新视野·文化遗产保护论丛”的一本,作者单霁翔先生系故宫博物院院长,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对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路。民间文..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认为文化是一种表达,文化与人、社会紧密联系,三者共同构成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作者采用cps(文化-人社会)模型分析汶中川、茂县、理县的贫困村社区本土文化在灾害发生前后的变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