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独一无二的“并非官话”-《并非官话:香港高官的大智慧》书评

  弹指一挥间,香港回归已13年。

  忆往昔,'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终成现实;看今朝,香港历经风雨仍保持着繁荣稳定。

  这13年非同寻常,有过向往,有过迷茫;有过坎坷,有过坦途;有过欢笑,有过泪水'这是一片神奇的港湾,历经'非典'、甲流的冲击,维港灯火依旧绚烂。经受两次金融风暴的洗礼,东方之珠浪漫依然。

  这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全球化的大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迅猛;香港,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我们这么近。

  深港同城、粤港合作、珠三角一体化,早已不是纸上的概念,而是成为南中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命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粤港合作框架协议》、CEPA,大批重量级区域规划纷纷出台,粤港合作历史性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粤港澳机场整合,条条大动脉竞相上马,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呼之欲出'

  这13年来,我数次来到香港,香港的社会发展进步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在香港回归10周年前后,我曾经读到美国《时代》杂志用了25页的篇幅来谈论香港更加有活力的新格局,就在13年前它的姐妹刊物《财富》曾经唱衰即将回归的香港,说'香港将死',但《时代》不得不承认'现在的香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活力'。'现在的香港'就是回归10年后的香港。这个180度的转变值得深究,因为这里边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当然,对于这种转变,我们可套用古罗马政治哲学家塞涅卡的一句话来说:'认错既不伤害认错者,也不伤害接受认错的人。'任何持实事求是态度的人,对回归后的香港都会得出'更具活力'的结论。

  我想,香港回归之后的13年,是'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变成伟大现实,在'一国'的共同利益下发挥'两制'不同优势'的13年,是香港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沿着一条稳定的道路在健康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13年。作为一个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声同气的报业集团,作为一个立足广东、毗邻港澳的改革开放先行地区的报业集团,我们不能不为香港的平稳回归,为13年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为13年来香港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由衷地感到骄傲、欣慰和巨大的鼓舞。

  躬逢百年盛世,不负时代重任。南方报业,胸怀新闻理想,肩扛产业抱负,为国家发展奔走呼号,与民族复兴同气连声。《南方都市报》作为南方报业的杰出代表,志存高远,扎根珠三角面向全国,立足于打造中国最好的报纸,在国内同类报纸中堪称翘楚。

  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南方都市报》就高度自觉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香港。

  《南方都市报》在全国率先开创深港新闻版块,派出自己的记者常驻香港,以南都的视角关注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金紫荆广场的庄严时刻,我们不缺席;尖沙咀血腥的黑帮仇杀,我们在现场。南都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香港,南都还要探索在香港的落地发行。南都的目标是:打造包括港澳在内的'2 8'大珠三角日报群。

  主流就是力量,成熟源自责任,品牌决定价值,品味成就地位。这些都是《南方都市报》孜孜追求的价值,我们要做最主流的新闻,最负责任的报道,最具权威的发布。

  面对新时代,谁能够清醒而冷静地明晰自己置身其间的报业市场新形势,谁能够敏锐觉察并把握住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泛珠三角合作的历史性大好机遇,谁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谁就可能在发展的快车道上独领风骚。香港是信息发达的国际信息中心,香港传媒对于国际传媒市场运作规律认识较深,能够敏锐地捕捉市场的风云变化,并作出符合市场规律的应对和调整。这种特到之处,我们要关注和学习、研究。

  香港的这种独特位置,也可以成为泛珠与东南亚华文媒体合作的桥梁,我们希望和香港的媒体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共同搭建传播平台和沟通、共赢的友谊之桥,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向海内外广泛报道内地尤其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之音。我们也将发挥自己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影响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报道香港的发展,为香港的长期发展,为粤港两地的沟通互信合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今天的香港更加繁荣,希望和发展空间更大。这得益于香港人民的努力奋斗,也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13年来,内地推出'建立更紧密经贸安排'(CEPA)、个人游、粤港合作、泛珠三角合作、京港与沪港合作、开放人民币业务、推动国企到港上市等一系列措施,支持香港经济复苏,创造了两地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香港的优势和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同时,香港的实践也表明,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阶层、界别及利益集团存在不同意见和矛盾,是正常现象,通过'讲大局,讲团结,讲包容',社会才能避免耽误时间,创造和谐的局面,将主要的精力用来加快香港的发展。

  为此,从2009年2月开始,南方都市报启动了《深港高端访谈》大型系列报道,承蒙港府对南都厚爱,我们得以尽访香江数十位高官,在《南方都市报》和奥一网同时刊发,开创全国先河,轰动深港两地,再现了一个崭新的香港。

  香港成功的奥秘在哪里?或许从这些高官身上,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地方,或者你会找到香港社会的密码。

  与香港高官对话,你会感觉智慧无处不在,他(她)的为官之道,他(她)的为人处事,他(她)的危机公关,他(她)的言谈举止'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香港高官的智慧在哪里?在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的翩翩风度里,把玩着红酒潇洒游走在政商两界;在前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的亲和温婉里,有着为了顾全大局而隐忍韬光的大境界;在廉署专员汤显明的豪放无忌里,'如有合理怀疑可调查特首';在警务处长邓竟成的儒雅淡定里,统帅数万警力却'尊重民权为先';在教育局长孙明扬的圆润通达里,'不是圆滑而是审时度势'

  其实,香港高官的大智慧不是凭空生成,也不仅仅与个人的修为有关。它植根于香港这个丰富多元的社会,植根于香港这个文明开放的世界。

  为回馈热心读者,同时也答谢港府支持,《南方都市报》深圳新闻部推出《并非官话:香港高官的大智慧》一书。我们认为,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把打开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的钥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

  (作者:杨兴锋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晚清民国时期南北官话语法差异研究》内容简

内容简介"《晚清民国时期南北官话语法差异研究》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利用本土和域外文献,系统地比较晚清民国时期南北京官话,考察南北官话在语法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南北官话在转换、交融时期的语言接触及区别特征的渗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