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搞了三十多年了,GDP都世界老二了,居然还会出现消费需求不足?学者秦晖最近有篇文章谈到这方面的内容。他说,1987年,当时的青年学者王建提出'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这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外向型出口拉动经济模式。但是当时中国'内需'正旺,王建为实现他的主张而提出的四项建议中的一项就是要求政府'控制国内消费水平上升速度',以便腾出产能用于出口。这个建议被采纳。但是在1980年代末的政治宽松空气下,内需并不容易压抑,'控制'两年后消费率反而从49.89%微升到50.91%。
然而1989年后政治条件明显变化,消费率即从这年开始掉头向下,从1989年的50.9%,连续5年急跌后,到1994年就跌到了43.5%。这个时期的市场化进程,在许多阶层(主要是弱势阶层)1989年后失去讨价还价能力的情况下明显加快,'原始积累'高歌猛进,几年前王建想压也压不下来的消费率,如今不用压就掉了下来,而且很快变得'拉'也拉不上去了。整个国民经济这时也历史性地由短缺转为过剩,而且过剩的程度发展很快,在1994年已经出现了过剩危机导致经济'硬着陆'的危险。
但是恰在这时'外需'大显身手,1994年人民币汇率大调整后中国外贸由逆差转为顺差,而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地走向了'双顺差'大国。大量外需消化了过剩危机导致'硬着陆'的危险,保证了经济平稳发展,也使中国的增长模式具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出口导向型特点。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