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我们自己走向海洋-《走向海洋》书评

  作为与电视专题片套作的书《走向海洋》,是值得一看的。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利益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要与这样的经济利益配套,要与这样的综合国力相配,中国已经非常需要这样一种向外开拓的意识了,这个电视专题片和这本书,都可以说来得晚了,而不是来得早了。我在从头到尾读了这本书后,认为有如下三点特别值得指出来。

  一、是我们作为主人走出去,还是走出去做人家的附庸,是这本书与二十四年前《河殇》的根本不同

  说到走向海洋,人们确实非常容易联想到二十四年前那部影响极大的电视专题片《河殇》,《走向海洋》书中由刘军卫先生所撰写的《导演手记:厚厚的黄土》一文也提到了这一点。刘先生说的当然是《走向海洋》与《河殇》是不同的,哪里不同呢?刘先生说是不同之处在于《走向海洋》仍旧是立足于黄土的。我认为这个解释其实反而是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不同。其实,《走向海洋》与《河殇》的根本不同不是在于黄土不黄土,而是在于这一次,我们是作为中国人,作为主人,走向海洋,而《河殇》则是在竭力打掉我们的中国认同,它嘲笑中国人为自己的球队叫好,感叹'变法之艰难,或许就难在我们总是担心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它的走向海洋的前提是我们放弃中国认同,自认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的劣等民族(我后来称之为逆向种族主义),这样的走出去,当然不可能是作为主人走出去,而是做别人的附庸。所以,我认为《走向海洋》与《河殇》的走出去是根本不同的,我认同前者而不认同后者。后者最为可悲的地方在于,即使你想作为附庸走出去,别人都不一定接受。有个网上贴子说得很好:'你长得虎背熊腰,我又怎敢纳你为小妾?'

  当然,我们也不必苛责《河殇》,那是个中国刚刚从大灾难中走出来的年代,过多的挫折、失败使得众多中国知识分子罹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今天我们应当同情多于责难。而《走向海洋》之所以能够比《河殇》气壮,是因为经过这二十多年全中国人民的努力,中国的国势已经和二十四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但不把这段公案说清楚,则我们中国人还是很难作为自己、作为主人'走向海洋',所以,这一点我必须指出来。

  二、随着我们的经济利益的全球化,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已经有必要,也有能力超出我们的边疆、海疆,现在就需要让国民有这样的意识

  作为和一个电视专题片配套推出的书,《走向海洋》的一些提法,说出来的分量会比一般民间的写作要重得多。中国是不是要打破国防力量仅用于防卫边界的概念?在民间,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有了十几年了,我在我们那本书中也写过:'解放军要跟着中国核心利益走,'未来解放军的任务绝对不是现在说的国土防卫,而是应该跟着中国的核心经济利益走,中国核心经济利益到什么地方,解放军的力量就应该覆盖到什么地方。现在覆盖不到,是现在做得不好、不够,要努力改进'。《解放军报》也已经发表过类似观点的文章。但是,这样的观点在中国的出版物,特别是说出话来分量较重的出版物中,仍旧属于凤毛麟角。《走向海洋》再一次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认为仍旧是弥足珍贵的。书中说:'在世界近代史上,出不了外洋就守不住海岸,而失去海洋也最终将失去家乡。'如果这段话还不够明确的话,那么,还是由刘军卫先生写的《专家视点:握紧的拳头与伸出去的手》里面的话就更明确了:'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核潜艇就好比是握紧的拳头,你不一定要打出去,但别人在有所行动时会顾忌它的存在;而航空母舰就好比是伸出去的手臂,只要需要,它随时可以把你的力量传递到任何地方。'在该书的结尾,还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看到了太多的国际风浪和沧桑巨变,保不齐哪天,那位耀武扬威却身心虚弱的'老大'有个三长两短,它在全球海洋上的'缺位',由谁来填补?'我认为这段话颇具远见,必须提出来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虽然也有很多人会骂:'老大'身心虚弱?你想填补'缺位'?做梦呢吧!'那我们就走着瞧吧,究竟是谁在说梦话。

  值得一提的是,《走向海洋》也终于对于郑和下西洋给出了一个不完全相同与以往的陈词滥调的解释:'有一种观点认为,和'地理大发现'相比,郑和所到之处,公买公卖,四方乐奏'一句话,中国人比西方人更'仁义',至少在外交上如此。笔者坚信这一点。但是,有些事实也不能忽略。郑和的船队,不是文艺团体,也不是慈善组织。它是一支由数万将士,数百只舰船构成的强大武装力量;它所拥有的技术和火力,冠绝一时。'我们不是战争贩子,更不相信实力决定一切。但是,在否定实力之前,先得做到拥有实力。 制止暴力的最有效办法,似乎还是暴力本身。至少,现实如此。'我们今天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陈词滥调,误导了头脑简单的中国传统文化本位的和平主义者们,又给逆向种族主义者留下了中国人劣等的话柄:你看,郑和下西洋是多么的愚蠢!花这么多钱,就是为了个面子,为了炫耀,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意义。我深为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这种如此背离历史事实,如此不着调,如此愚蠢,却又如此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深信不疑的滥情故事感到遗憾,感到哭笑不得,今天,终于有个电视专题片,有本书出来说句人话了。

  三、走向海洋,既要靠国家的政治军事力量,也要靠民间的航海贸易力量,要吸取封建帝王剿灭民间海外力量,自毁长城,向外国势力拱手相送海洋权益的教训

  《走向海洋》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民间力量,包括纯粹航海贸易力量,甚至包括海盗,所曾经达到的组织高度和力量强度,遗憾的是,中国的古代帝王未能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借用这种民间力量来扩展自己的海上势力范围,而是把他们看作对于政权的威胁而加以剿灭。书中说:'当西方世界将国家政治军事力量与民间航海贸易力量结合起来,在世界范围大肆扩张的时候,中国剿灭了具有政治组织与军事武装的民间海外力量,再次为西方势力出让了整个中国海。'

  也许我们不必责备古人:因为古代中国在自己周边的独大地位历时极为长久,中国的帝王不容易意识到来自海外的威胁,而对于本国的反叛力量却高度敏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问题是我们今天一定不能再犯这个错误,我们经不起再犯这个错误而丧失宝贵的民族复兴机遇了。今天,中国的民间海外贸易力量再次变得相当强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国家政治军事力量值得借用的能力。当然中国现在的海外民间力量还没有军事武装,但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根据海外经济活动的需要,未必就永远不能有--我们在《中国不高兴》中也曾经提到过这方面的一些设想。《走向海洋》把这个问题明确提出来,也是很具远见的。

  四、中国要走向海洋,就要在有关海洋的科技方面,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这个问题是我的读后感,但并不完全是该书提出来的。任何文明,要在这个世界上长久地--而不是像游牧民族那样短暂地--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在科技上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古代文明之所以能够在那么长的时间中在世界上占据主宰地位,当然和古代中国的技术优势是分不开的,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够在近现代的世界上占据主宰地位,也是和他们近现代的技术优势分不开的。具体到走向海洋,要走的远,我想,中国恐怕也必须在有关海洋的科技方面对于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才行。火轮船是人家发明的,航空母舰是人家发明的,核潜艇是人家发明的,海上钻井平台也是人家发明的,我们该发明点什么可以与这些东西相匹敌的?这本书并没有说,也不好说:这种东西确实要等做出来之后你才能拿得稳,在真正做出来之前,只能叫做科幻。以《走向海洋》这样的书的地位,不好做这种科幻。

  那么,就由我这个没有政府背景,也没有海洋科技专业知识的民间门外汉来做这种幻想吧。我想到的是造浮动的人工岛屿。浮动的人工岛屿这种设想,早就有了,在几十年前就有了,当时的人一般认为会是日本人首先把它实现,因为日本土地狭小、人口多,有这个需要,同时科技发达,会比别人先具有这个能力。但以今天国力发展趋势看,有可能是我们中国人先把它搞出来,因为我们也有这个需要,经济的、军事的需要,而我们的综合国力已经超过日本,我们的科技力量全面超过日本恐怕也会比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所想象的要快很多。

  我们应该在海上构建人工岛屿,其规模相当于当今航母、海上钻井平台的十倍、几十倍,用于采油、采矿,架设预警雷达、导弹发射架,建造军用机场等。它应该是由很多更小的部分组合而成,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动力,可以整体移动,也可以分开以更快的速度航行。要实际造出这样的东西当然有无数高难的科技问题需要解决,但并不是不可能的,在国际关系上的障碍也并不是不能解决的。《走向海洋》书中提到:公元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停靠在东非港口马林迪,村中长老告诉达'伽马:葡萄牙人的船像房子,而曾经来过的其他一些人的船超过了整个村庄。这一次,我们要向世界贡献像城镇的人工岛屿。

  五、结语

  我们承认,虽然有过郑和的宝船,但与欧洲相比,中国文明中的海洋气息确实少了那么一点。这是由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我们不必像《河殇》那样去埋怨自己的祖宗。美国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说得好,无论如何,欧洲人都会比中国人更早到达美洲,因为大西洋比太平洋窄。但今天不一样了:科技的发展已经完全消除了这样的地理障碍问题,中国已经完全可以走向海洋了。我想提醒一句的是,科技的发展,使得这个地球变得小多了,不管是从海洋走,还是从陆地、空中走,都小多了,都不存在太多地理障碍了,所以,我们要'走向海洋',但也不能执于走向海洋一端,我们要从海洋走,也要从陆地走、空中走,我们要走到世界各个角落,作为中国人,作为主人走出去。



为您推荐

《海洋-神秘的水世界-海洋科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为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目标,在学科内容上,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知识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在条目的选取上,侧重于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实用..

《浙江海洋文化知识专题丛书沧海寄情:话说浙江海洋文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为“浙江海洋文化知识专题”丛书中的一本,以“浙江海洋文学”为中心,以诗词的方式展现了浙江海洋文学的历史,以15个具体意象为中心勾勒出了浙江海洋文化的脉络,通过具体的诗人、诗词等对海洋文学进行了描述,图..

《外国海洋文学十六讲》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从《奥德赛》到《未见过大海的人》, 外国海洋文学源远流长。本书从主题出发, 将外国海洋文学分为历险、自由、爱情、伦理、科技、劳动、革命等篇章, 通过对海洋文学的文本分析, 探讨外国作家对爱情的浪漫..

《童书评论集-上册》内容简介|作者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19世纪美国的海洋帝国想象:詹姆斯·库柏的海洋书写研究:James coopers sea writi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作为研究美国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詹姆斯·库柏的学术专著,《19世纪美国的海洋帝国想象:詹姆斯.库柏的海洋书写研究》着重对库柏的海洋小说书写进行..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