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看完了500来页的整本书,前后已经将近一个月。之所以如此缓慢,大概因为熊培云先生对于中国底层社会的描写真实而沉重,不经过思考和缓冲,很难进入下一章吧。
的确,世界已经不是中小学教科书上给我们描述的那个世界了。理解这个国家城乡二元制的历史和原因,不仅要横向的看现在城市和农村制度性的差别,还要把眼光放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纵向的审视,不难发现无论晚清,太平天国,民国,土地革命,公社,农民工这些中性的名词背后,农民们所承受的欺骗和苦难随着时间的河流缓缓而下。
这本书讲到了60年前那场内战谁赢谁输的关键。当时的国民党作为执政党必须维护社会的稳定,必须维护私有财产的现状,他们只能团结那些有地的地主们,但当时的共产党没有执政党的责任和压力,可以肆无忌惮的通过暴力的方式抢夺现有的土地平均分配。土地的诱惑,吸引了无数农民,此举一出,无论国军如何努力,结局都已是注定的了。虽然戏剧的是,拿到土地的农民并没有高兴几天,又被共产了。
作为城市里长大,谋生的人,很难想象真实的乡村生活。记得在丁香园看医生们的侃侃而谈某种癌症治愈率已经高达80%云云,后面有人冷冷了跟了一句:在农村,同样的病,5年存活率无限接近0。很冷酷,但很真实,没有医保的农民大多不到病弱膏肓的时候,是不会去医院的,因此根本没有可能发现早期的癌症,即使他们早期发现了,也承担不了后期几万元的治疗费用,只有回家,等死。
农民们必须承受飞速上涨的农资价格(肥料,种子等),却仍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农产品,务农在很多地方已经是赔本的买卖。国家以这种近乎于无耻的方式制造了数亿的农民工,于是我们有了廉价的衬衣,灯红酒绿的城市,和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而,希望,谁也不知道在哪里。
来自: gavin_x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