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是一个焦点话题。
首先,乡村曾占据了人口数量中的绝对多数,到上世纪中期, 80%以上的中国人都生活在那里;第二,我们的文化包含着很深的乡村情结,不论是对自由的向往,还是小国寡民式的幸福观,乃至游民思维,这对我们前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晚清以降,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型,乡绅阶层渐次淡出,权力出现真空,乡村本身面临着传统丧失后的巨大精神空虚;最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社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西方相比,中国乡村具有独特性。比如土地兼并的状况差,大规模财富积累很难达成,特别是多子继承制而非长子继承制,一代人积累下的财富无法有效地转化成资本,中国乡村是一块块被分割的小市场,它有商业的繁荣,有服务的细致,但迟迟达不到专业分工的精致,大生产的效率。近千年来,乡村以自身为市场,以自身为原材料基地,传统中国城市反而是乡村的附庸,一旦遭遇兵荒马乱,城里人最先想到的是:逃向乡村。
中国人写下了太多赞美乡村的诗歌,在那里他们找到了反城市的精神,他们不用按时上班,不用向权力低头,不用承担精神压力,人与人可以相对独立地生存。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始终存在着一份对碎片化的向往与追寻,而乡村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
乡村是我们生命的保险,存在的基础,是我们精神的避难所,更是抒情的方向,乃至获取生命意义的基础。但,在这些诗意之外,我们往往忽略了真实的乡村。
事实上,中国乡村的密集度远超过发达国家,这意味着,它的紧张程度也更高。乡村并不是静态的,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它始终被外界所影响,一代代农民的命运在不知觉间,便被他人所掌控、所涂改。
比如清末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农民们怎么也想不到,世世代代的蚕丝与棉花会突然失去竞争力,他们的饭碗就这样被打碎了,而以后的战争,又一再消耗着乡村的资源,劳动力、税收、粮食、环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合作化运动,从上世纪20年代起便成为潮流,但那种用工业方式组织起来的农村,真的能成功吗?
农业始终处于被改造、被提升、被发展的弱势地位,每个抄近路的方案都会面向它而展开,当运动、斗争、立场等被模糊的东西在广大乡村成为主流话语时,历史留下了一段苦涩的记忆。
中国正在飞速发展中,乡村正逐渐弱化,终有一天,村庄将退出焦点话题,这意味着,数以亿计的人的生活将发生改变,他们将告别曾经,这个告别,意味着永远无法再回去。
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是一座乡村,如今,它已淡化、模糊,并最终被遗忘。
来自: 唐山 (为痛苦找一个心灵)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