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第一次变法-《商鞅》书评

  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

  '《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战国策'秦策》一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韩非子和氏篇》又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王先谦《集解》认为'八'上脱'十'字,是对的。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来计,正是18年。'据此,商鞅第一次变法应在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40年,卫鞅奉秦孝公命令攻打魏国,魏将公子昂原是卫鞅在魏国时的朋友,卫鞅就请公子昂和谈,公子昂及友情毫不怀疑,结果卫鞅在会谈后生擒魏将公子昂,趁机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河西之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此大功,受封于商(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商镇)15个邑,号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商,举兵抵抗,结果失败战亡,而后被下令车裂其尸。

  商鞅第一次变法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1)颁布法津,制定连坐法商鞅把李悝制定的《法经》带到秦国,加以公布实行。并把'法' 改为'律',增加了连坐法,从而把秦献公时实行的什伍制变成相互监督纠发的连坐制。商鞅的法律规定什伍间要'相牧司连坐',即一家有罪而九家相揭发。若不揭发,则十家连坐。 受到连坐的罪十分重。商鞅制定的法律规定:不揭发检举的'腰斩',检举揭发的同斩敌人首级一样受到赏赐,窝藏有罪的人与投降敌人同罪。降敌罪的惩罚是本人斩首,全家罚为刑徒作苦役。

  (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行按军功受赏的二十等爵制为鼓励秦人作战勇猛,商鞅规定国家的爵位按将士在战场上斩获敌人首级的多少来计算。斩得敌人甲士首级一颗的,赏给爵一级。愿做官的,任以年俸50石的官职。官爵的提升与斩首级数相称。爵位从一级到二十级,愈高享受的待遇、特权愈优厚。如升到第十级'五大夫'时,赏赐给300户人家的税地。爵位在五大夫以上,除享有600户人家的租税供他食用外,还有权收养宾客。有爵位的人,犯了法,还可以减免,'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④贬是指降低爵位,'已'是取消爵位。

  官职和待遇的获得一律取决于军功,使过去的旧贵族,虽是国君的宗室族人,没有军功也不能获得爵位。'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即不能靠出身就获得爵位,享受特权。这就严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3)重农抑末,发展农业生产商鞅把李悝'尽地力之教'的措施带到秦国,在社会生产中,特别重视农业生产领域。商鞅根据秦国地广人稀、荒地多的特点,把重点放在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本业'就是男耕女织的农桑业。'末利'是指制造和经营奢侈品的奇技淫巧、刻镂纹绣的一类手工业和商业。商鞅并不一般地反对工商业,在《商君书》的《去强》和《弱民》篇中,都称'农、商、官'为'国之常官'。'常官'是指国家固有的正常职业分工。他所反对的是商业中的'虱官',即贩卖华丽、好玩的物品,即被他称为'美'、'好'的这两种'虱官',也就是'末利'。'末利'并不是指一般的商业和手工业。

  商鞅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除制定'复其身'的奖励措施外,还规定:凡是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就要出加倍的赋税和劳役,以巩固和发展封建生产关系。把大家庭分割成小家庭,成为户头的成年男子就不能再在大家庭的掩护下,游手好闲。户主为了不被'举以为收孥',就只有努力耕织。

  商鞅发展秦国农业生产的另一个措施是招徕地少人多的'三晋'之民,来秦国垦荒,为此他制定'徕民'政策。他用法令规定:三晋(韩、赵、魏三国)民众来秦国定居,就有地有房,三代免除徭役,不用参加战争。垦荒的特别优待,10年不交纳赋税。'令故秦兵,新民给刍食',让秦国人当兵打仗,新来的人种田解决粮食问题,从而使秦国的兵源和粮食问题都得到解决。

  农业是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是人们衣食之源,立国之本。

  (4)建立郡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

  商鞅在变法中,制定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的法令和措施,使秦国的农业得到大发展,秦国也由此更加强盛起来。

  商鞅初次在秦国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国都中'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但是在秦孝公的有力支持下,新法得到推行。由于变法的成功,秦国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秦孝公十年,商鞅由左庶长升为大良造,相当于中原国家中的相兼将军的官职。



为您推荐

社会保障历史-《社会保险:原理与实务》书评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讨论社会保险的历史就不能把社会保险从社会保障中抽出来。   在社会保障的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一是德国在俾斯麦时期首创社会保障制度;..

创新之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书评

《不完全競爭經濟學》的創新之處在於其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對現實生活具體問題的解釋,所以羅賓遜夫人說 她的這本書是'作為一箱工具而獻給分析經濟學家的',她借用皮古的比喻,以工具的製造者或整修者而..

实用价值-《简单的博弈论》书评

  不是说博弈论没有实用价值,学者的理论并不一定能够充分的指挥行动,商人的经验也不一定能形成系统的理论。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总结生活的经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更需要不断的..

什么是博弈论?-《简单的博弈论》书评

社会保险费的征集方式-《社会保险:原理与实务》书评

'   1.比例保险费制 '   这种方式是以被保险人的工资收入为准,规定一定的百分率,从而计收保险费。采用比例制,原因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偿被保险人遭遇风险事故期间所丧失的收入,以维持其最..

人文古迹-《夫余史研究》书评

     松花江,这条黄金水道,繁荣了扶余古地;扶余,这方肥甘热土,哺育了一批批中华优秀儿女。这里曾诞生过巴英额那样的安边宿将,也养育出于荫霖那样的朝廷重臣;抗战时期的著名爱国将领萧振瀛诞生在扶余县..

营销前沿的启示-《前沿营销》书评

'韩庆祥,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国家经贸委千户重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