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问题与文化传统互为因果,密不可分。一方面,社会各个领域问题的形成及解决无不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问题的引发与解决过程,也是文化积累和积淀的过程。从文化层面上探求中国经济问题的原因,实为追本溯源之举。郎咸平认为中国文化的'三大劣根性'和'四大茫然'是附身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文化魔咒。其中,'三大劣根性'分别为:一是喜欢投机取巧;二是浮躁,三是思维僵化。'四大茫然'则是文化的劣根性在中国企业及企业家身上的表现。一是只知道赚钱,缺乏社会责任感,二是不了解世界;三是不了解别人为什么那样看你;四是不了解自己。郎咸平对于中国文化劣根性的总结是否恰当,对于文化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是否正确等,有待大家评说。在这里,我只是用郎咸平所总结的文化劣根性来批评郎咸平本人,有点《天龙八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思。'
' '我之所以要批评郎咸平,不是因为他的观点,而是因为他的炒作和浮躁。'
' ' '沽名钓誉,妄自尊大,迎合大众,投机取巧。郎咸平经常以'平民经济学家'的身份来指点江山,其本人也被追捧为'大众利益的代言人',但观其演讲,读其作品,不难发现其高谈阔论虽纵古论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但其所有观点虽不能说用一句话概括,但一段话绝对可以囊括。比如,产业链竞争,二元经济,信托责任,严刑峻法这些词眼,几乎是每一次演讲,每一本书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虽不乏切中时弊的正确评述,但更多的是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轻率断言。说他'正确'是指,他正确地将民众熟知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弊端一次又一次地讲述出来,说他'错误'是指,他针对这些问题、弊端所发表的见解、观点经不起推敲。'【参见易秋霖《郎咸平是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吗?》】而且,字里行间常充斥着'这是郎教授的发明和独创'、'因为没有听郎教授的讲座'式的夜郎自大。但事实上,诸如信托责任,严刑峻法这些公司治理的基本常识,很多人是知道的也是一直呼吁的,只是不知道怎么付诸实践而已,郎咸平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反复论证很多人都知道的东西的重要性,仅此而已。而这些现象所折射出的是中国文化中投机取巧的劣根性附身于文化精英的本质。做名副其实的文化名人很难,做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更难,但是,做炙手可热的文化超男不是很难。因为,可以投机取巧,比如炒作,比如迎合大众等捷径。郎咸平正是用'平民经济学家'的幌子,赚取公众眼球,把本来几个小时能讲清楚的问题用好几年的时间来细水长流,这正是郎咸平本人所批判的投机取巧之作。'
'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孤芳自赏,思维僵化。从出书的速度来看,郎咸平是一位高产的作家,金融危机以来,至少两个月,郎咸平便有一部作品面世,如果孤立的看的话,每本书总有许多的真知灼见,但如果要仔细研读他的所有作品,便不难发现以下问题:其一,郎咸平的作品中所引用的数据,从来都是信手拈来,没有一个注明出处的,这些数据或许是真的,但作为一名学者,如此的治学方式,未免粗放,有失严谨。因为,数据是用来佐证观点的,是先有数据,后有数据基础上的观点,而不是先有观点,再找数据。说郎咸平思维僵化,有如中国四大商帮之晋商徽商。虽然,从政治经济层面到思想文化层面来寻找附身中国经济的魔咒,表面上看是思想解放,思维深化,但究其本质,只不过是外在包装一下用新瓶卖旧酒而已。因为,所谓的文化层面,也只不过是'信托责任'、'严刑峻法'的缺失和'浮躁、投机取巧'文化魔咒的附身。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文化精英不等于文化超男,他必须要有真东西来支撑。'
'只知赚钱,不知己知彼。据透露,目前经济学家身价最高的当属郎咸平,一场演讲往往高达几十万的出场费。他的每一本书,总是200页左右,除去与以往作品中重复的内容,新的东西,不会超过一万字,但其标价却高达30元以上。其行径是十足的商业行为。当然,学术离不开商业运作,但也不能满脑子全是金钱。社会科学的研发,其难度和严谨程度应不亚于自然科学,其回报也相应的高于自然科学,这里的回报,不仅仅是对学者本人,更是对于全社会。但一个人如果只知赚钱,它提供给读者的只能是文化快餐而绝非思想文化,他得到的也只能是金钱而绝非尊重和历史。因为,郎咸平本人也面临着四大茫然的困惑。比如,他可能以为所有的人对他都顶礼膜拜,却不知很多人已不齿于他程咬金式的'三板斧',更过分的是,居然还把这'三板斧'或排列组合,或变换招式的拿来卖艺于街头;比如他不了解自己的学术缺点,无法抗拒金钱诱惑,不了解一个有良知的学者起码的道德标准和学术素养,也不了解中国人现在究竟需要什么。'
'中国文化的劣根性,中国企业家的茫然,居然发生一个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精英身上,这不仅是一种讽刺,更是一种悲哀。
'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