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南迁-《客家风情文化丛书 桂林客家》书评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为您推荐

《郭庶英书法作品/书坛掇英丛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郭庶英,1940年生于重庆。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从事射线与DNA损伤研究工作。曾任职于中国科技大学、防原医学研究所、中日友好医院、中沛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自幼受父母家..

《米芾蜀素帖集字古文/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是一套以中国碑帖史上著名的碑贴上的文字为基础,通过集字完成的书法教育临摹丛书。该套丛书不囿于传统书法书籍的教学模式,以新颖的组合形式向广大书法爱好者展示了历代名碑名..

《颜真卿勤礼碑集字古文/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是一套以中国碑帖史上著名的碑贴上的文字为基础,通过集字完成的书法教育临摹丛书。该套丛书不囿于传统书法书籍的教学模式,以新颖的组合形式向广大书法爱好者展示了历代名碑名..

《柳公权玄秘塔集字古文/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内容简介|作者

《孙过庭书谱集字古文/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是一套以中国碑帖史上著名的碑贴上的文字为基础,通过集字完成的书法教育临摹丛书。该套丛书不囿于传统书法书籍的教学模式,以新颖的组合形式向广大书法爱好者展示了历代名碑名..

《颜真卿多宝塔集字对联/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是一套以中国碑帖史上著名的碑贴上的文字为基础,通过集字完成的书法教育临摹丛书。该套丛书不囿于传统书法书籍的教学模式,以新颖的组合形式向广大书法爱好者展示了历代名碑名..

《史晨碑集字对联/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中国历代名碑名帖集字系列丛书》是一套以中国碑帖史上著名的碑贴上的文字为基础,通过集字完成的书法教育临摹丛书。该套丛书不囿于传统书法书籍的教学模式,以新颖的组合形式向广大书法爱好者展示了历代名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