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身后的不尽哀荣-《重读近代史》书评
而由《三国演义》推动的三国历史人物在后世的评价变迁,严重到让人甚至忘掉了历史本来的面目,这个代表便是关羽。由于《三国演义》的推动,诸葛亮的智慧、严谨、忠贞等形象不断抬升,让同时代的其他人物不禁相形失色,但他也仅定位在忠臣之列。而关羽则不同,他在后世经过不断地加封,最终成为了与孔子地位相当、而民间地位还要高过孔子的关帝爷。
在《三国志》中,关羽死后的谥号为'壮缪',即有错误的壮士,评价并不高,甚至有讥评之嫌。但谁成想千年之后,关羽竟至大帝封号!于是清朝著名的学者赵翼不禁感叹到,一般人由人成神也就在死后至几百年时间,而关羽竟创造了九百年之后开始'荣升'的历史纪录。北宋徽宗年间,关羽开始被封为忠惠公,其后晋升为武安王;到南宋和元朝,继续称王,且开始建庙;到明朝的万历年间,先'晋爵为帝',后又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再后又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清朝顺治年间,再晋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达到封号的极致。
然而,封号只是哀荣的一部分,由满清统治者掀起的武圣祭祀风潮更进一步奠定了关羽的崇高地位,并一直地位牢靠。与之相比,可怜的孔子在清朝末年不幸饱受污垢之苦,并充当了中国落后挨打的替罪羊。太平天国对孔子进行了妖魔化和深入批判,致使其民间地位不断衰落;而洋务运动失败之后的变法者则把绊脚石盯在了孔子身上,开始对其进行批判;延续到五四则发生了著名的打倒孔家店运动,到文革期间进一步深化为砸烂孔家店。
何以关羽的形象会在清朝进一步登峰造极?著名学者朱维铮的研究结论是,清朝统治者的'神道设教'所致。因为满清在入关前的汉化过程中,启蒙的东西便是《三国演义》,关羽更是成为满清统治者信奉的萨满教的三大神之一,与如来佛、观世音菩萨并列,称为关圣帝君。
然而,由统治者发动的历史人物崇拜有时会意外地走向反面,由稳定统治变成了统治的不稳定因素,这就是关羽崇拜引发了民间的迷信结社现象,如清朝中后期发生的白莲教、天地会、天理教起义,再到清末的哥老会、义和团,而民国的青帮洪门等,也可视为一直延续。但是这些问题清朝已经没有可能再认真汲取经验教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