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历史政治爱好者,还是长期耕耘在这一领域的社科研究者,王伟的《看懂世界的第一本书》都是一场认识领域的革命。最初,我对于《看懂世界的第一本书》这个唬人的书名很是不屑,但看到那么多的读者好评,便忍不住买了一本,可是一看之下,竟然爱不释手,直到东方渐白,末页渐至。如果仅从内容上看,本书是另一个版本的大国兴衰,但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局限在大国兴衰历史的本身,而是透过历史,将历史背后一只只主导大国兴衰的'看不见的手',用讲故事和侃大山的方式告诉读者,而且,这些近乎于规律的认识对于今天中国的改革发展,有非常现实的借鉴和警示意义,因为,正如作者所说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那么几条。书中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太多,下面随便举几个例子。
'兔子定律'与大国兴衰。兔子胃口越大,吃得就越多,长得也越大,而长得越大,就需要吃更多的草。可是,草是有限的,当已知的草地被吃完后,必须去开拓未知的草地。具体到国家,而当所有的'草地'殖民地被占领完毕后,随着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爆发争夺'草地'的战争。英国因为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资本的力量使得英国集天时(欧洲大陆长时间处于战争和动荡状态),地利(英国是大西洋上的海洋国家,加之推行的大陆均势政策让其免受战争),人和(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议会制,国王和资产阶级不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博弈与协商关系)于一体,迅速成为'日不落帝国'。但是,英国这种殖民地经济模式,由于仅靠原料和商品之间的'剪刀差',就能给资本带来稳定的而且巨额的回报,从而抑制了技术进步,也注定了大英帝国的没落。法德美由于没有英国那么广阔的殖民地,所以,更多的资本投向了技术和创新。最终,法德的崛起挑战英国的霸权,最终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可见,对于英国来说,殖民地经济模式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里面的'萧何'。
美国崛起与美元称霸的原因。美国的崛起与美元称霸的原因很多,但王伟在书中对两者原因的总结无疑是最全面,最精辟的。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有:美国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不但吃苦耐劳,而且集全世界文化于一体,这种多元化有利于创新;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免受战火;独立战争结束了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建国初期政治经济比较封闭,形成了独立的政治经济体系;两次大的结构调整让美国'因祸得福'。一次是南北战争,不但避免了国家分裂,而且结束了'二元'经济政治格局。一次是罗斯福新政,通过强力手段,节制资本,壮大中间阶层;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美国虽然参与了许多战争,但都是稳扎稳打,没有一场是赌国之战;美国通过战争等手段逐渐控制了夏威夷等海洋枢纽。而美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货币,不是因为美元本身德精美,而在于以下原因:独一无二的军事势力;对中东石油的控制;对世界话语权的控制;发达的农业;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等。
社会结构的左与右。今天,左与右的问题,可以说成为困扰中国的首要问题。王伟对左与右的认识,可谓抛开意识形态,放眼历史长河。作者认为,如果从社会结构角度分析的话,可以把社会分为最高层(中央集权、高层领导、大资本),中间层(官僚、地主),下层(民众),所谓的'左',应该指削弱中间,扩充两头,而所谓的右,则是指削弱中间,扩充两头。所以,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是左,罗斯福新政是左,而土地兼并,地方割据则是右。从人类发展的终极形态看,右无疑是大趋势,但是当资本和权力过于集中于中间阶层的话,整个社会体系根本无法承受,因此必然会走向左。这一点对认识今天中国的现状有很大帮助。改革开放三十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的根源便在于权力和财富不断向各级官僚和资本集中,而中央集权不断被削弱,广大的民众不断被剥削,从这个角度看,'左'成为未来中国的必由之路。因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知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为大。
抗美援朝的是与非。近年来,无论学界还是民间,对中国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纷纷产生质疑,有的学者甚至从经济学和道德的角度来批判抗美援朝,这种观点说轻点是书生傻气,说重点就是无知。王伟对此问题的分析,可以很好的回应这一思潮。抗美援朝,虽然不能说中国取得完全胜利,但让美国退回三八线,让苏联在东北'驻军'的希望泡汤,让西方国家不得不接受新中国'赖账'的现实,(国民党地方势力同西方国家签订了形形色色的借款协议),而且,打击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企图。可以说,抗美援朝不仅捍卫了中国东北地区的领土主权,而且,捍卫了新生的政权,为中国近三十年的发展创造了国际条件。至于国内阶级斗争干扰了正常的发展,这和抗美援朝没有必然联系。当然,以当时中国的国力,公然和美国对抗,并挑战苏联的权威,绝对不是明智的,但是,无论从执政党,还是从民族利益角度,却是必须要做出的选择。我们常说,以史为鉴,有资于治道。抗美援朝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这种谋万世、谋全局的政治智慧。
此外,书中对全球化'金字塔'体系的分析,对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历史与未来的解读,都非常独到和经典。或许,读完本书尚达不到'不再怕看国际新闻'的程度,但肯定会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觉。
'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