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汶上县作为齐鲁文化核心辐射区,'孔子宰中都'即于此,又是30年代梁漱溟乡村建设实验县,1936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廖泰初先生在汶上县开展农村教育田野考察,从中西文化冲突的视野,详尽地考察了汶上县'洋学'(学校)与私塾对抗、竞争甚至落败的情形。清末民初是我国由传统国家向民族国家过渡时期,现代学校制度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向乡村延伸,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冲突,地方性对现代性的反抗,充分反映了乡村社会固有的文化结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展示现代化进程中的丰富多彩。'皇权止于县政'、'天高皇帝远',说明了乡村社会在自身固有逻辑轨道上运转,介于官与民之间的绅士群体维系着乡村无为而治,私塾则由家族或家庭承担,在这种框架下,乡村教育处于自治状态。但是20世纪以来,伴随国家政权的下沉,乡村教育逐步纳入到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体系之中,但政府在农村推行新式教育过程中,却遭遇扎根于传统社会土壤中的私塾的阻抗,私塾与新式教育之争是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基本特征。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