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和竞相宽松的货币政策,宣告了国家破产时代的来临。那么,国家破产,是对长期透支行为的惩罚还是超越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在国家破产时代,普通民众又该如何保卫自己的财富?
' 德国人基普和莫里恩在合著的《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比较大胆的论断:国家破产是超越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在此基础上,作者建议投资者应该尽可能的摒弃货币资产,将有限的财富均衡的投资于股票、黄金、房产等有形资产领域,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财富缩水,甚至可以在国家破产中获利。
所谓国家破产,是指国家在自由市场上不能再为自己融资。可见,此处的破产,既不是公司法意义上资不抵债的破产,也不是国际法意义上国家主体消失的破产,而是一种在金融货币层面国家信用的彻底破产。当今世界,债务危机的阴霾笼罩着几大主要经济体。虽然,债务危机的根源都是长期透支,但具体情况却有所不同。美国制造业已经空心化,但举国上下一直在借贷消费,因为美国可以通过美元铸币税以及强大的综合国力不断向外转嫁危机。日本虽然早已无法承受沉重的债务负担,但由于债务大多为国内机构和民众持有,因此,也艰难的走过了失去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冰岛、希腊、西班牙等国就没那么幸运。这些国家的债务基本是外向型的,但是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国内民主的力量又反对政府削减公共福利,因此,主权债务危机便无法避免,而这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的升级又导致了欧元动荡。而德国,这个在外人眼中经济一枝独秀,甚至被看做可以决定欧元和美元货币战争胜负的国家,在身为德国人的作者眼中同样面临严峻的债务危机。
债务问题的解决办法,无论个人、家庭、企业还是国家,说白了就是开源节流。但是,作者分析认为,对于主权国家的债务危机,开源和节流都不现实。因为,对政府而言,刺激经济往往是开源的首选,这意味着继续增加债务;而节流只能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和民众福利,这对又意味着执政党面临下台的风险。其实,债务危机的根源早在1973年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美元这个脱缰野马成为国际交换货币,凯恩斯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主导思想,此后,发债、印钞导致的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犹如病毒一般在全球范围内传染,到今天,危机已经病入膏肓,而从历史上看,国家破产意味着各种社会和经济危机,甚至会导致战争。因为危机最终必须要有一个载体去承受,因此,需要对内或对外转嫁。既然危机已是既成事实,而社会动荡甚至战争的成本又过于高昂,不如通过国家破产的方式清零,这正是作者超越国家破产的基本逻辑。
如果说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那么国家破产就是解决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问题最不坏的办法。但是,国家破产的本质是信用的破产,而货币恰恰是一个国家和政府信用的象征。因此,国家破产必然伴随着货币资产的大幅缩水,所以,国家破产时代,民众必须学会保卫自己的财富。作者的建议是民众应该尽可能的摈弃货币资产,将财富均衡的投资到有形资产领域。各类债券、存款,甚至现金都属于应该摈弃的货币资产,而股票、黄金、房产则是应该均衡投资的有形资产。艺术品、钻石虽属有形资产,由于专业性太强而不适合投资。可以说作者的建议既是保守的,又是超前的。
货币贬值,实物即有形资产为王这是最简单的常识,时寒冰在《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一书中也提出过'固化财富'应对全球债务危机的主张。但是,究竟投资那些有形资产,又以什么样的比例来投资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通胀无牛市'是股市的流行语,但是,作者认为,股票不属于货币资产,投资股票并长期持有,是可以在国家破产中获利的。至于财富投资分配的比例,作者给出的原则是大致均衡,比如在持有少量维持生活的现金的前提下,可以将15%'20%的财富投资于黄金等。当然,由于德国的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法律和中国不同,作者关于投资的建议,只能借鉴,不可照搬。比如,关于房地产,德国的土地是私有制,而且目前房价,无论是租售比,还是房价收入比,中国都超过了德国。所以,作者的分析更多更多是一种参考。
对于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我们即使从感情行无法原谅,但却不得不去理性的应对。《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一书中,用'国家破产'方式来超越国家破产事实的思路无疑给了一种全新的启示。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