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读过《风语》的人,必将深陷'风语'。因为,麦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身处乱世的超级天才的凄美爱情故事,还有对乱世与太平,天才与凡人,爱情与阴谋,国家安危与个人自由的深刻思考。我读《风语》的最大收获就是它再次验证了一个基本的常识:国家或政府,只有在保护每个民众安全和自由的前提下,才有权利要求其爱国,民众也才会牺牲一切去捍卫国家利益;如果为了让某个人爱国,先以某种看似高尚的名义剥夺他的基本权利,再强迫其就范,那是公权对人权的践踏,而不是什么民族大义和党国利益。
人,之所以一直在挑剔自己所处的时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好奇和无知,很多人总以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丑恶的,而没有经历过的或者正在追求的都是美好的,但唯一缺乏的却是独立思考后的回归常识。当遭遇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时,总奢望于'宁做太平犬,莫做乱世人',当世界太平,物欲横流时,却寄托于'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但是,在乱世,除了披着光鲜的外衣自保外,有多少人想过中国社会之所以难逃'以暴易暴'厄运的原因正在于'人'的缺失?在盛世,除了填充欲壑外,有多少人想过中华民族之所以难脱治乱兴衰的周期更替的原因还是'人'的缺失?所以,一个民族的发达程度,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不光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更在于对人的尊重程度,只有把尊重人的价值作为常识,才能让人义无反顾的爱国,才会有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强大。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在炮火四起,战争连年的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确实不如太平犬。平民也好,天才也好,面临的只有生和死的'被选择'。国民党为了破译日本军事和特务密电而成立的'黑室',本应是数学天才陈家鹄的人生舞台,但是,这是一个只需要天赋,不需要感情,更不相信眼泪的舞台。为了发挥或消灭陈家鹄的破译天赋,国民党、共产党、日本三方展开了贯穿始终的暗杀、策反、阴谋等无所不用其极的明争暗斗。陈家鹄是个破译天才,他可以选择自己的爱情,但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而且,无法选择的命运将为能够选择的爱情付出沉重的代价。虽然,国家有难,报效祖国,这本是一种超越阶级意识,最朴素,最简单的感情,但因为他天才的大脑和不合时宜的爱情,因为错综复杂的利益争斗,从他踏入国门的那一刻起,针对他的一切阴谋和血腥,都变得高尚起来。
《风语》中,'黑室'所长陆从骏的思维逻辑是,陈家鹄是个背负着挽救时局重任的天才,只有名正言顺的进入'黑室',才能物尽其用,但因为他的妻子是个日本人,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更为了杜先生的派系利益,惠子是间谍更好,不是间谍也必须想办法让她成为间谍,从而将天才最爱的人变成天才最狠的人,最终达到让天才死心塌地的用自己的天赋为党国效力的目的。'黑室'之所以不相信眼泪,阴谋之所以能毁灭爱情,正在于对'人'的价值的无视。日本人的思维是,虽然,陈家鹄的妻子是日本人,但为了侵略者的利益,惠子必须牺牲爱情。延安的思维是,陈家鹄是个天才,对于抗日,国民党三心二意,汪精卫摇摆不定,因此,必须让他离开'黑室',回到人民的怀抱。不难发现,以上思维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理由,唯一没有的是一个'人'字,因为各方在很大程度上都把陈家鹄当做一个具有超级能力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
'黑室'成立的目的是崇高的,'黑室'为抗战做出的贡献是彪炳青史的,但为了崇高的目的,强行牺牲陈家鹄的爱情是卑劣的,也是不可取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他,更没有权力通过制造阴谋剥夺他的爱情,拆散他的家庭。况且,《风语》中,陆从骏已经证明了惠子不是间谍,而且局势也远远没有坏到非采取阴谋的程度。虽然,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发生冲突时,存在一个取舍的问题,但是,这种取舍应该是由当事人自己来选择,由国家来评判,而不是顺序颠倒后的雀占鸠巢,这应该是个常识。
虽然,中国的历史已经无数次的将人的尊严甚至生命牺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大棒'下,但这只能说明'大棒'的恐惧和短视,并不能说明挥舞'大棒'者的伟大和英明。因为,国家利益依靠的是每个热爱这个国家的个体去维护,而个体之所以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因为国家和政府能够保护自己,能够使自己免于恐惧和欺骗,而非相反,我想,这不是政治幼稚,而是缺乏常识。
我们常常为和平年代的浮躁和虚无而叫嚣,我们常常为自己不是天才而失落,但当你读完《风语》后,你还会这么想吗?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