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在大西北一个偏僻小镇的初中历史课堂上,一位历史老师在讲授完《维新变法》一章后,不无感慨的说,'总有一天,历史会重新评价康梁维新运动的伟大意义'。老师这句涵盖了太多政治哲学的话语,显然超出了当时笔者和在座的所有同学的理解能力。十多年来这句话一直困扰着我。我所接受的教育对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是'这是伟大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道路,试图在维护君主专制的前提下,通过变法和改良,从而在中国实现英国或日本式的君主立宪的国家政体。'至于其失败的原因,主流的说法是当时封建制度在中国已经穷途末路,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维新变法只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探求救国道路的一次试错,比洋务运动前进了一步,其失败反证了辛亥革命的必然性。果真如此,十五年前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失意教书匠何故发出须重新评价维新变法历史意义的感慨?近日,读《中国力》,终有所悟。'
五百年来,世界历史的本质是进行一场以现代化为主题的登山赛,在此过程中,无论东西方,也无论先发还是后发国家,只有在保持中央集权的前提下,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政体形式,才能为赢得比赛提供指挥中枢,日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俄国的君主专制虽然政体形式迥异,但中央集权的本质是一致的。中国是后发国家,并且现代化是被动而为的,因此,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从一开始对其本质能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做出正确的道路选择。《中国力》一书,虽然被打造成《中国不高兴》的姊妹篇,但很显然,这个妹妹的视野和视角已远远超越姐姐。作者以现代化的本质为线索,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中国近现代史上,并且对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提出了具有颠覆性的观点。作者认为,美国的民主共和制虽然很完美,而且历史也证明了该制度带领美国在短短两百年里一步步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但美国独特的国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具备的,因此,美国不是中国的榜样,现代化的本质是造就世界的贫富差距,前提是实行中央集权,民主共和只是政体,维新变法在保留封建制的同时,也保留了中央集权,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制的同时,也推翻了中央集权因此,因此,放弃实行中央集权的维新主张,而选择一步到位实现美国式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实为颠倒主次的一场历史误会。如此听起来不'革命'的论调得以出炉,实为幸事!'
一百年来,中国知识精英的眼光一直落后于政治精英,中国不乏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独领风骚,继往开来的政治精英,却鲜有能始终保持冷静,能高屋建瓴而又博学睿智的知识精英。一方面,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里,知识精英很难保持人格和立场的独立性,沦为政治的附庸往往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归宿,无法超越阶级局限性,就不可能诞生真正的大师;另一方面,政策和法律对言论自由的态度,执政党对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也是学界眼光是否能够长远的直接因素。中国从鸦片战争蒙受耻辱至今天的和平崛起,在百余年的灾难和洗礼中,中国对中西世界历史和现实的洞察,对内外风云变幻的不断适应,对各种主义的接受和整合,终于铸就了今天的驾驱力。今天的知识精英的眼光如果尚不足以预言未来,请从通透历史开始。'
二十年来,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东西力量此消彼长,新兴国家和地区日渐突起,新一轮的大国游戏已进行了多次彩排;中国对内放手发展经济,对外韬光养晦忍辱负重,无论经济势力还是综合国力,都已具备了大国雏形,在崛起的同时,内部的贫富差距,贪污腐败,对外战略上的畏首畏尾等矛盾也日渐尖锐,因此,关注民生,惩治腐败,对外谋求大国地位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08年保护奥运火炬和支援汶川地震中所爆发出的民族凝聚力,09年《蜗居》、《蚁族》等作品所反映出的民生问题,重庆的铁拳打黑及足坛假球风波所暴露的腐败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事件昭示着中国已走到了发展的又一个十字路口;在学界,从民族主义向自由主义的公开宣战开始到'中国力'这一概念的诞生,所有事件无不宣告了中国民族意识的日渐觉醒。当今世界,已不再是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时代,也不再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时代,任何一种单一的主义已经不足以担当立国的重任,只有整合各种资源,驾驱多种主义,扬长避短,方可强国富民。'
二千年前,荀子曾说过,'中国,天不能灭,地不能埋'。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走到今天终于铸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力',作为政治学概念,'中国力'是一个新事物,但它确是历史的,客观的形成,并非专家学者闭门造车的应景之作。概念的提出,虽然是一次伟大的突破和超越,但仅仅是侧重于反思历史后迈出的第一步。最后套用一句冠冕堂皇的话,只有将'中国力'用好,用活,用足,才能在天不灭,地不埋的同时实现自强。'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