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和'累'两个字,大概最容易表述当今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忙'与'累'有联系,但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有时候,'累'更多的时候是心累,因为'忙'并迷茫着,因为好多人在困惑,为什么这么忙、这么累?哲学上有个命题,是桥和船的问题,人生大体如过河,要以桥和船来渡,可是好多人一辈子都在忙活桥和船的事,过河的事反而忘却了,甚至是造桥、造船上了瘾,不想过河了。由此引申,物质不过就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罢了,无非是由于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对物质的追求,但现实中对物质的追求往往过度,让人忘记了人生是怎么一回事,由此感觉到心累也就不奇怪了。所以,人这一辈子关键是要搞清自己要过什么河,也就是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然后再说怎么努力的问题。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怎么办?金融风暴之后,许多美国人就在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觉得过去那样拼命工作、挣钱,到头来反而不知道生活有什么意义。巴伯塔及时写出了一本《少的力量》,台湾版的名字很给力,叫《少做一点不会死》。书的核心意思就是一定要搞清自己到底想什么,别老想着如何提高效率,而是要想着为什么要提高效率。从自己想什么出发,完全可以把人生调整得不那么忙和累。作者提出了几个应对措施,比如,建立更好的生活习惯,但要注意是'建立'习惯',一定要落实、要养成,能执行下去;二是学会说'不',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以此完全可以拒绝一些事;三是缓解通信过度,手机、电邮、博客、微博,现代人已被通信绑架了,完全可以不用随时开着手机、随时回复邮件、随时发微博,等等。我感觉,这些措施的总体思想,可以用一个词概括,精简人生。简简单单的就好,人生别搞那么复杂。
然而,说了半天,这只是根据书评在做一点现实的感慨,下来就是执行了,先从阅读《少做一点不会死》开始。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三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