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谈是意识形态符号学的基本对象-《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书评

  巴赫金所创立的意识形态符号学,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主要论点有:第一,'一切意识形态都具有意义','意识形态过程是一个符号。没有符号,就没有意识形态'。马克思通过商品的物的价值交换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巴赫金通过语言的意义的价值交换来考察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构成。第二,语言作为意识形态符号,具有不可忽略的物质现实性,而不仅仅是现实的反映和影子而已。语言的物质现实性是它的根本社会属性,指的是人类生存的世界充满着符号这一客观现实。第三,一切思想意识活动,首先必须是'符号对符号的回应',具有客观实在性与普遍社会性。这一观点从精神活动的符号实在性意义上驳斥了主观唯心论和私人性心理主义。第四,使用共同的语言符号的不同社会利益集团和阶级在交流与沟通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冲突和对立,'符号就变成了阶级斗争的战场'。符号层面的阶级斗争由音调的交叉与冲突所呈现,是与经济、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不同的,它有其内在的规律。很显然,巴赫金反复强调的语言符号中凝聚的意识形态内涵、价值交换过程和阶级冲突现象,均是指具体、生动的语言交流实践,即对话、回应中的言谈,而不是普通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体系。



为您推荐

《印文化概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中外印文化, 涉及中国、日本、古代欧洲、古代中东、古代印度等地, 还有少量提及近现代美国、俄罗斯等地。书稿从文化学的高度, 对印章的材料、制作、印文、功能等进行论述。 书籍特色..

《中国砚文化:砚的魅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砚文化审美读物, 包括“访砚·论砚”“色砚新裁”“端砚的魅与惑”“开拓砚视野”几个专辑, 文中配精美砚图60余幅。这是一本从作家视角写作的关于砚的文化随想、杂感, 以及砚学论文的合集, 图书从..

《墨舞之中见精神-李继凯论书法文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专论中国书法文化的论文选集。从上世纪80年代的《墨舞之中见精神》,到近期发表的《论书法文化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关联特征及功能意义》,主要探讨了文人尤其是作家文人与中国书法文化的持续而又复..

《湖北美术出版社经典美文行楷/墨点字帖/经典文化系列经典文化系列字帖》内

《工艺文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工艺文化》,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经典之作;阐释工艺之美的源泉;以“用”和“服务”诠释工艺;提倡民众的力量,尊重自然的意志;倡导无心之德。《工艺文化》:柳..

《砚种卷-鲁砚-中华砚文化汇典》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在今山东,所以山东也简称为鲁。山东自古产砚,著名砚石达四五种,故鲁砚闻名天下。山东的砚石由于分布较为分散,各地的古代地域状况和交通条件,自然人文也不一样。因此各地的产砚历史先后也有..

《中国陶瓷文化与陶瓷文化产业》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在深入回顾悠久的中国陶瓷历史、梳理灿烂的中国陶瓷文化的基础上, 思考、分析、探索了中国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首先分析了陶瓷文化产业的构成与现状、问题与困难, 其次提出了陶瓷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