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史学文化-《北宋文化重心研究--以学术中心教育状况等作为考察的重点/光明学术文库》书评

  在《二十四史》中,有两部史籍与欧阳修有关,一部是《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新唐书》由欧阳修主持编写,《新五代史》则是欧阳修以一己之力私撰的。这两部史籍都是纪传体史书,这种体裁的史书以本纪和列传为主要内容。

  《新唐书》最初由宋祁编著,因宋仁宗担心宋祁一人难以独自完成这项工作,所以又令欧阳修参与并主持修撰。二百二十五卷的《新唐书》,宋祁一人承担了其中三分之二的修撰。欧阳修作为主持人,对宋祁的劳动成果十分尊重,很少改动他的文稿,并坚持分别具名。《新唐书》体裁完整,既有本纪、列传,又有志和表。《旧唐书》无表,《新唐书》创撰《宰相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和《方镇表》,不仅补了《旧唐书》之缺,对了解唐朝史书,也颇有帮助。

  《新五代史》在编撰方法上仿效《史记》,在写作上仿效春秋笔法,刻意简约文辞,以达到微言大义的效果,因此删去了不少重要史料。但相对《旧五代史》而言,《新五代史》取材广泛,叙事生动。加上欧阳修文笔简净,因而更有可读性。自成书后,读者无不称赞欧阳修的文笔好,其中的一些论赞尤为出色,如《伶官传序》、《宧者传序》等都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不朽之作。

  司马光的史学成就更高,他和太史公司马迁并称'两司马',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成就和总结性作品。编年体史书的特点,是以时间为纲,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载史事。《资治通鉴》共294卷,上起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之末(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史事。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该书'详于理乱兴衰',在取材上'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写作上文笔'飞动',使人百读不厌,顾炎武把《资治通鉴》视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为您推荐

《印文化概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中外印文化, 涉及中国、日本、古代欧洲、古代中东、古代印度等地, 还有少量提及近现代美国、俄罗斯等地。书稿从文化学的高度, 对印章的材料、制作、印文、功能等进行论述。 书籍特色..

《中国砚文化:砚的魅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砚文化审美读物, 包括“访砚·论砚”“色砚新裁”“端砚的魅与惑”“开拓砚视野”几个专辑, 文中配精美砚图60余幅。这是一本从作家视角写作的关于砚的文化随想、杂感, 以及砚学论文的合集, 图书从..

《墨舞之中见精神-李继凯论书法文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专论中国书法文化的论文选集。从上世纪80年代的《墨舞之中见精神》,到近期发表的《论书法文化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关联特征及功能意义》,主要探讨了文人尤其是作家文人与中国书法文化的持续而又复..

《湖北美术出版社经典美文行楷/墨点字帖/经典文化系列经典文化系列字帖》内

《工艺文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工艺文化》,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经典之作;阐释工艺之美的源泉;以“用”和“服务”诠释工艺;提倡民众的力量,尊重自然的意志;倡导无心之德。《工艺文化》:柳..

《砚种卷-鲁砚-中华砚文化汇典》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在今山东,所以山东也简称为鲁。山东自古产砚,著名砚石达四五种,故鲁砚闻名天下。山东的砚石由于分布较为分散,各地的古代地域状况和交通条件,自然人文也不一样。因此各地的产砚历史先后也有..

《中国陶瓷文化与陶瓷文化产业》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在深入回顾悠久的中国陶瓷历史、梳理灿烂的中国陶瓷文化的基础上, 思考、分析、探索了中国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首先分析了陶瓷文化产业的构成与现状、问题与困难, 其次提出了陶瓷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